今年五月份,已经有受毒害的其他住户在问政网上投诉了此轮胎翻新作坊的废气排放,环保局也给出了相关的答复
具体内容见以下
“关于秀英区轮胎翻新作坊排放废气污染小区的投诉
投诉对象:轮胎翻新作坊
地址:永万路美林路路口 沿美林路向东断头路里(通华小区7幢背后外墙外)
事项:该作坊回收汽车废旧轮胎后热熔加工自行车、电动车轮胎。一般晚上十点后开始加工,热加工时散发的橡胶气味难闻的忍无可忍,特别是对老人、婴儿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已投诉时间:2013年5月9日晚10点左右已经先相关部门反应,以向物业反应,未果。
本次投诉时间:2013年5月11日 9:25分左右。
要求:请相关部门核查后取缔此小作坊,或采取有效的废气处理措施,保证小区闻不到橡胶有毒气味。
我要留言
党政机关答复
市环保局
答复时间:05-20 09:05
尊敬的网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海口市环保工作的关注!海口党政办公集成环境网络问政系统平台转来您投诉关于秀英区轮胎翻新作坊排放废气污染小区的投诉件(编号:3Q1305130003)收悉。现将查处情况函复如下:
我局接到投诉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调查,该件反映的作坊位于永万路与美林路交界处沿金滩南路永金街(天伦.誉海湾售楼处)前行500米,该作坊占地约三亩地,业主表示该用地是其朋友暂时借用的,主要是切割、粉碎加工废旧汽车轮胎后进行回收给塑胶制品工厂,工作人员现场检查时未发现有加热加工废旧轮胎的情况,未闻到橡胶气味。同时,该作坊无营业执照,我局拟将该作坊无证经营的情况函告工商部门,商请工商部门共同查处。
再次感谢您对海口环保事业的支持与关心!
【市环境保护局】”
但是时隔近三个月,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也并未有工商部门进行关闭等查处行为
该作坊依然在工作中,废气排放不减反增,而且上一个投诉人已经清楚表示
该作坊经常在晚上十点以后才进行废旧轮胎的焚烧,热处理
而且是阶段性的,所以环保部门上门时间,有可能未闻到
但是作为附近的住户,却深受其害已久!!尤其是晚上,该作坊会趁着周围居民已经入睡,对味道不敏感,进行排放,严重毒害周围居民的身体!!甚至半夜能被呛醒,喉咙剧痛!!既然环保部门已经核实该作坊系无证经营,那么请工商部门尽快取缔该无证经营的作坊!!如果如此害人工厂已经取得工商执照,那么请问是否通过相关环评审查??我将持续投诉此事,直至害人作坊被彻底取缔!!
尊敬的网友:
一、该加工点负责人为吴华宏,从事的是废轮胎回收切割加工经营活动,但至今未取得营业执照,确定属于无照经营;
二、该加工点于2012年10月曾被市民投诉至12345市长热线转我所查处,我所对其无照经营行为立案调查处以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办理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但由于当时该路段即将打通,且当事人未能取得合法场地产权证明,无法办理营业执照;
三、经我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加工点系纯手工切割废轮胎为条状物做其他用途,非轮胎翻新,也没有发现有焚烧废轮胎的行为(对此海口市环保部门经现场调查也予以认定);
四、通华小区居民反映的臭味,系当事人回收的废轮胎长期堆积不及时清理,在烈日下暴晒或雨水浸泡所产生的气味;五、之前海口市秀英区城管部门也曾到现场处理此事,并建议当事人将加工场地转移到附近一废弃空地(距离小区有50米远),届时居民所反映的臭味难闻现象可得到根本改善,当事人也已接受该处理建议,但由于清理该场地必须经土地所有人秀英区书场村同意,目前此事尚在操作中。
针对当事人吴华宏的无照经营行为,我所于7月26日下达市场巡查(预警)通知书,责令当事人限于8月15日前进行整改(附通知书复印件)。为了切实敦促、跟踪当事人整改情况,按照秀英区局分管领导的指示,7月31日9点50分,符劲峰所长、何健雄副所长再次来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当事人也作出明确承诺:一是尽快清理加工场地,并运走与通华小区相邻的围墙边堆积的废轮胎;二是尽快与书场村沟通,将加工场所临时搬离到附近废弃空地,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造成对小区的废气污染;三是尽快找到合法的经营场所,办理营业执照,依法经营。对我所接到投诉后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追踪报道此事的南国都市报、海口网分别在7月27日、8月1日新闻报道中,给予充分的肯定。
【海口市工商局】 2013-07-24 11: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