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众“智”十年磨一剑——丹霞冶炼厂交出国内“四个第一”成绩单侧记


日前,记者来到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跟在丹霞冶炼厂工作人员黄勇光的身后,认识了一台台“巨无霸”般的冶炼设备,突然间仿佛自己置身于博物馆一般。
10年来,正是这一台台冶炼设备,“带领”着丹霞冶炼厂拿下了“四个第一”的成绩:国内第一家大规模成功应用锌氧压浸出工艺、第一家大规模成功应用针铁矿除铁、第一家成功掌握超大极板电积技术和自动化剥锌装备、第一家自主突破并成功掌握硫磺生产的锌冶炼企业。
难以想象,如今一派生机勃勃的丹霞冶炼厂,其前身是仅年产2万吨锌锭的金狮冶化厂,规模小、设备简陋,因为不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几近面临关停。
对于如今有800余员工的丹霞冶炼厂来说,2007年3月23日是极为特别的,丹霞冶炼厂在这一天成立了。也正因此,“走出校门进入厂门”的黄勇光才有了他口中所提及的“厂门”可入。
“老本行”学习机械专业的黄勇光,2008年7月一进入丹霞冶炼厂工作,便幸运地加入到了氧压浸出车间这个团体,开始接触起该厂从加拿大引进的锌氧压浸出工艺,并见证着锌氧压浸出项目在该厂“落地、生根、发芽、结果”。
在当时,舶来品锌氧压浸出工艺便有着环保效果好、原料适应广、综合回收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优势。即便如此,锌氧压浸出工艺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成功的实例并不多,国内更是没有先例。
可想而知,锌氧压浸出新工艺在丹霞冶炼厂的成功应用并非一帆风顺,进口设备“水土不服”,生产工艺问题频发,国内行业无经可取,国外技术壁垒重重。  (紧接A1版)面对重重困难,黄勇光所在的团队氧压浸出车间的每一个人并没有畏惧,他们汇聚起众“智”成城的力量,自主消化、吸收新工艺和新设备,他们边生产边进行创新与攻关,逐步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瓶颈,实现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来源: 韶关日报
2009年底,锌氧压浸出项目投产不到半年,在操作项目中的高压釜时遇到的问题令黄勇光记忆犹新。
犹如家家户户都有的高压锅的高压釜,在冶炼过程中均是高温高压高酸的情况,其中的排料管是连续不断在生产的,在排料过程中,排料管内的角阀(多称为排料阀)在高压高酸的冲击下,极易被卡住和被腐蚀,会造成穿漏的危险情况。这时的应急抢险措施仅仅是将设备停止运行,然后改变操作方案,以稳定运行,其中也包括改进排料管内的设备设施,排料阀的改进便包含在内。
起初,引进锌氧压浸出项目方案时,开发方设计的是使用美国一公司生产的角阀,单价100万,价格昂贵但却并不适用于国内生产的设备,氧压浸出车间改选用了国内生产的可代替这一角阀的产品,但是也仅是在使用20天左右,便出现了损坏、失效、穿漏等现象,严重阻碍着生产的进度。
排料阀的难题一时不解决,对于氧压浸出车间每一个人来说如鲠在喉。他们出动整个团队,在当时国内生产出的阀门的基础上,根据该厂高压釜的情况作出改良,放大后在我市生产,使用寿命得到了少许延长。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他们认为还可以寻求技术支持作出改良。而后,他们找到了国内多家生产角阀的厂家合作研究,优中选优。并且考虑到排料阀被高压高酸冲刷后还是极为容易被卡住或被腐蚀的情况,黄勇光和同事们突发奇想,在排料阀上加入了预闪蒸罐这一装置,通过化学变化让排料系统得以稳定运行,果真延长了使用寿命。该厂高压釜中正在使用的排料阀是从2014年8月使用,到目前仍能保证稳定运行,排料阀从平均22天的使用寿命提高到了3年有余的使用寿命。
2014年后,10万吨锌氧压浸出项目的年产能量才真正“名副其实”了。如今,丹霞冶炼厂的主要产品有锌锭、硫磺、硫酸、电镓、电积铜、粗二氧化锗等,其中锌锭、硫磺、硫酸的年产能分别是12万吨、3万吨、4万吨。
就是如此,黄勇光所在团队并没有停止对排料阀的改进,根据他们的观察设想,未来还将进一步延长排料阀的使用寿命,他们也同时将改进排料阀的劲头用在了完善项目的其他设备中,共同书写丹霞冶炼厂下一个10年辉煌。
来源: 韶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