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净利润三个亿 你所不知道的“体检江湖”

黑天鹅频频造访医药股。接棒st长生(002680.sz),体检巨头美年健康(002044.sz)因为一则“假医生”爆料而陷入舆论漩涡。
继7月30日蒸发了67亿市值后,7月31日,美年健康(002044)的庄家和空头在控盘上展开了生死较量。截至7月31日下午收盘,美年健康报收19.59元,较之开盘价18.25元上涨0.31%。
虽然美年健康光速回复了深交所的问询函,斩钉截铁表示“受到了黑公关的恶意中伤,已经报案”。但爆料人仍表示“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并表示“现在自己压力很大,估计很快就会和解。”
此次“爆料门”后,一个年度净利润6亿元、服务毛利润46.61%的体检江湖正展现在公众面前。
黑鲨财经调查发现,高级体检健康顾问无需任何医学背景、体检项目被质疑重复推销、体检结果含糊其辞不专业等,这些问题正陆续暴露出来。
民营体检这辆高度行驶的列车,还有哪些安全隐患?
01,高级体检健康顾问第一任务是卖体检卡
而当众多公司都将民营医院年度体检作为福利时,却不知,那些身穿粉色护士服的健康顾问,几乎没有任何医学背景。她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你推荐不同的体检套餐。
在某招聘网站,黑鲨财经看到,美年健康全国各地的体验中心均在大量招聘体检健康顾问。这些职位对学历要求不高,往往是中专或者大专起;而月薪在3000-5000元。
在这些职位的职责要求一栏,写在首位的则是“开发个人健康体检客户,售卖体检卡”。
在黑鲨财经的采访中,小梦(化名)表示,应聘民营体检医院的健康顾问,基本是零门槛的,几乎是不需要任何医学背景的,简单培训后就上岗了。”
而顾客在体检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健康顾问推荐套餐外项目的情况。“例如一个套餐项目已经包含了颈动脉彩超和心脏彩超,但顾问还会推荐一个400多元的心脑血管筛查套餐给你。”
“如果套餐内已经有心脏彩超,那么就没必要再做了心电图了。”广州某三甲医院医生表示,心电图本身只是心脏异常的一种反应,做心脏彩超完全可以说明问题。
爆料人谭女士曾表示,在美年任职期间因购买公司的优惠卡两万余元但是销售未果从而与公司产生摩擦,要求公司按照实际应销售价格赔偿。
美年健康广州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销售岗位的收入主要构成都是通过销售获取提成,通过购买公司发行的不定期优惠体检卡,向外出售获得提成是销售工作的正常形式,公司从来没有强迫任何员工购买体检卡。”
虽然美年健康坚称是前员工抹黑,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美年健康的确有多家门店曾因为员工未持证上岗、放射设备等问题被多家政府部门行政处罚。
2017年8月,上海卫计委对美年大健康上海美锦门诊部开出行政处罚,其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或者超过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未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等。
2017年11月,上海市卫计委对上海美锦门诊部开出行政处罚,其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2014年到2018年,美锦门诊部十次被上海卫计委处罚。
2018年2月,上海静安区卫计委曾对美年大健康上海美智门诊部做出行政处罚,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人员上岗。
美年大健康上海美宜门诊部,2015年到2018年六次遭遇上海卫计委处罚,处罚原因包括未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度等;上海美年门诊部,2014年到2017年五次被上海卫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等处罚,处罚原因包括生产销售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等;上海美横门诊部,2015年到2018年八次被上海卫计委处罚,处罚原因包括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人员上岗等。
02,体检项目被漏检结果解读不专业
今年7月份刚刚在爱康国宾天河区某分院做了体检的王女士也遭遇了漏检。
“当时团购的套餐项目有胸部的触检,还有颈部、胸部、甲状腺的彩超。但是医生只是用手触摸了胸部,但并没有用仪器进行扫描检查。”据王女士回忆,由于有家人就在从事医疗行业,所以事后发现是漏检了。
而漏检的结果,就是王女士的胸部二级增生,没有被检测出来。
在最让顾客关心的报告解读环节,王女士则直言“不专业”。
“我花了几千块做全套的体检,结果显示有一些项目是异常的。那么我后续该怎么办?”面对报告中的“专家建议与指导”,王女士表示“这些建议,我在网上都查得到相关科普。报告并没有明确疾病的发展阶段,我应该到哪个科室,后续做什么样的检查。”
黑鲨财经看到,在王女士的体检报告中,共出现了11项异常。而在“专家建议与指导”一栏,只是泛泛而谈。
王女士表示,“比如宫颈刮片显示有非典型细胞,那么非典型细胞是什么意思,我后续是否需要做hpv分型诊断,我应该到医院哪个科做进一步诊疗。这些统统没有显示。”
那么民营体检中心的结果,是否能在公立医院通用呢?黑鲨财经致电多家三甲医院,多位医师私下表示“暂时不认可”。
03,快速扩张半年利润翻五倍
美年健康最新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0亿元,同比增长57.66%;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增长998%。
而在将近35亿元的营收中,体检服务带来的营业收入为61.4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98.54%;2016年该数据为99.28%。体检服务的毛利率为46.61%,较上年同期增长1.62%。
据美年健康2017年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加速体检规模扩张和网点下沉,在现有400多家体检中心的基础上再新建200家,实现全年600家体检中心、服务3000万人次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底,预计达成1000家分院的战略目标。”
在最受关注的医务人员职业资格方面,年报显示,美年健康拥有30000多名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健康顾问、医疗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全国每家分院都配有100多名医护团队,更有多名副主任以上医师现场服务。
不过,在某民营体验中心的现场,黑鲨财经了解到,哪个诊室内坐诊的医生是院士、教授,还是主任医师,这些并没有披露。“我们不像医院,在诊室门外会写出医生的名字、级别、职称、每周几出诊。只要每个诊室有检查的医生就行了。”工作人员表示。
04,高速行驶是否会失控
疯狂扩张之下,罚单随即而来。
据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出示的行政处罚,2017年5月,新疆美年大健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水磨沟区门诊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未给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等被该市卫生局罚款12900元并给予警告处罚。
今年6月,因媒体披露“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在湖南业务扩张过快,工作人员需求量激增,招收大量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从事体检诊断等,长沙市芙蓉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对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定王台分院展开调查,6月13日,芙蓉区卫计局等部门对美年大健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进行整改。
7月30日,在深交所的问询中,美年大健康火速回应了澄清公告,称“体检项目由客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公司所采购的体检设备也都经过严格招投标管理,皆来自知名医疗设备品牌。美年健康包括整个体检行业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经营,无任何证据或医学逻辑显示,健康体检将导致重疾。”
这场蒸发了70亿元市值的“假医生”风波仍在发酵,事件后续将会如何发展?黑鲨财经和大家一起继续关注。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