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还在加剧,环境保护的投入还有待增加。虽然1998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已达722亿元,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但与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巨大需求相比显得杯水车薪,2017年国家对环保的工作力度加大,并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央成立了工作组,亲赴全国各个省市单位督查,清理整治了不少污染较大的行业。目前每年的环境投入虽然逐年增加,然而还是显得仍然偏低,一般认为我国环保投入占gdp份额要达到3%以上,才能较好的满足环境治理的需要。
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促进规模环保投资。如火电厂烟气脱硫、城市污水处理等项目的投资,不仅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而且必将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极为关键的市场需求刺激。据有关方面估计,我国环保产业值年均增长率将在15%以上,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很大,完全可以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调查资料表明,未来20年环保投资的主要项目有:
用于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设备,环境检测专用仪器及与之相关的药剂、材料,包括治理水污染,空起污染的产品;处理固体废物的产品;控制噪声与震动的产品;防护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的产品;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设备等。
开发绿色食品
目前,全国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300多家。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开发生产的绿色食品达700多种,产品涉及饮料、酒类、果品、乳制品、谷类等品种。其他如全麦面包,新鲜的五谷杂粮等对人体健康也很有益,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此行业大有可为。
生产无磷洗衣物
人们使用含磷洗衣粉洗涤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市民环境意识的增强,政府相关法令或强制标准的出台,无磷洗衣粉需求将大幅增长成为21世纪的主流。
生产无氯制品
由于世人大量使用氯里昂,造成臭氧层变薄并出现空洞。据有关资料表明,位于南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部已经出现因紫外线过强而导致农作物受损和牧场动物失明的情况。1993年2月,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确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目前,许多精明的冰箱,空调厂价纷纷打出“无氯”招牌,无氯摩斯、发型发胶、领洁净、空气清新剂等产品同样源源不断的开发出来。
开发节能工具
按照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计划。“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2001年争取节约照明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灰渣的排放、而来自市场的调查表明,市场上销售的节能灯具品种极少。
开发秸秆板材
秸秆建筑板可作为屋面保温、非承重墙体、吊顶、铺地及不拆卸模板等材料,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轻质建筑材料。生产秸秆是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据测算,建一条生产线总投资为800万元,年产值达1500万元,当年可获利税300万元。该项目完全可以在粮食产地设厂生产,就地取材,即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正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专家测算,亚洲在未来的几年内对环保设备的需求量将增长30%。因此,21世纪最大、最好的商机,就是写在环保上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