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夜市,一个认识城市的最好方式,可以尝到地道的本地风味。
曾经的光华北夜市
1997年8月,市政府为促进解决我市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在光华北路开设灯光夜市,设立近700个摊位,对促进就业、方便市民购物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府决定取消灯光夜市,并于人民广场对面开设银湖商业步行街。
图文 | 茂蜀黍
茂名市银湖夜市
地址:茂名市乙烯一区西门
茂名市隔坑夜市
地址:茂名茂南区光华中路121号院附近
每个在茂名生活过的人,都记得光华北的夜市,那时候是最拥挤也是最多好吃的地方。小时候每到周五晚上就带着钱与小伙伴一起屁颠屁颠逛夜市,那是一段青春的记忆。
每当夜幕降临,随处可见一张张年轻张扬的“小鲜肉/小仙女”。
当白天尘嚣远去,城市渐渐露出它最真实的一面。这是一场记录,更是一个城市生活的缩影。
这里是黑夜中的主角,我们生活的点滴美好,都源于一群又一群人的辛劳,向每个为生活付出的茂名人,致敬。他们没见过凌晨的洛杉矶,却是在城市梦乡里每天都醒着的人。
夜市的诞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也促进了夜市自身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品涌入夜市,时尚服饰、书籍、花卉、音像制品、小家电等一应俱全。
在狭窄空间里,档主疲倦地等到半夜凌晨。此际,生意不佳,无尽的寂寞空虚在心窝。
晚上开档的街坊们有些是兼职,用晚上时间多赚两块钱糊口,现实生活无奈之下一份自力更生的职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等阵,就回去嗲”妈妈又说了一次。
一生在忙碌的夜晚,无数的冷雨夜,依然坚守这数平方的地方,只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不是没有尝试更好的赚钱机会,当你生存都有问题的时候,还敢想别的吗?
夜市摆摊成本低,自然物美价廉,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众化与本地特色。
有入驻好几年做到风生水起的铺主;有刚入驻首次尝试经商的小资;有无聊打发时间的富二代,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除了金钱的回报,有些是为了一份坚持。
一位老板娘说 “这样的生意,春节过年难咯。” 另一位大妈就说“还有20多天才到年,明晚继续努力。”任凭世道多艰难,愁丝绕上眉头,人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
阿姨是优惠户主,摊位一直自己经营,主要卖内衣。她告诉小编,许多老摊主不想自己经营,就转租给别人。
经过层层转手,摊位费成倍增长,近五年来,租金均价从300元/月涨到了800~900元/月,“刚搬到这边,摊位出租转让都没人要,现在的摊位转让费太贵了,要是我也要花3000-20000元的转让费还要另外交租金,怎么卖都交不起。”
夜市渐浓,忙碌的人儿开始安眠好梦。热闹退潮后夜市卖着五花八门百货的摊主也在收摊。
噪杂的商铺退去,斑斓的美食跳跃成为了夜市的主角。
高档酒楼昂贵的食物也抵不过沙煲粉。
在外多久,回来后必定吃上一次,家乡的味道扑鼻而来。
“湖南臭豆腐好好好吃”,在街头闻到了香味,走到巷子深处,黑白配来一份。
薯饼是读书时的最爱,再来一杯豆浆,就是学生套餐了。
老板,一串热狗加大辣,谢谢。
炸脆骨,现在流行的香脆食物。
渴了再来一杯鲜榨甘蔗汁,降火佳品。
鸡蛋饼,排队都要几分钟,现做现卖,新鲜得很,吃上一口,浓浓的鸡蛋香味。
串串麻辣烫,牛杂排第一。
麻辣烫中不能缺少的面筋。
夜已渐深,街上已然没有闲逛的人儿,摊主们都在沉甸甸的沿着路灯奔向家的方向。夜市给城市留下的痕迹,是繁华落幕后凌乱的寂寥。
路口的摩托车停成一排,五元起步,趁着夜深天寒,等着最后一波客人,招呼着每个路过的人“靓女/ 靓仔搭车吗?”
小编后语
夜市很多摊主是背负一家子重担,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没有了一份收入,如何安稳的生存在这现实的社会中。有泪有有汗有付出,还有忍耐,有日有夜有幻想,静静在等待,每一晚期望有更多的客人帮衬,可以偿还铺租之外有盈余。多少春秋风雨,多少崎岖不变初衷。
一度繁华的壮观热闹的夜市,香气撩人的“美食街”,都一直深深的印在茂名人心中。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茂名在线’微信公众号
现在真的很少出去逛夜市了,一般都是去马云家买东西了,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人变懒了呢?
我只记得04年时南国大酒店前的椒盐鸭头的味道和对面台妹子的问我要电话号码时那娇羞的样子!
2000年2.5元的沙煲粉5毫纸一串鱼蛋10元4支的珠江啤酒
生猛濑尿虾6元一碟
也是一段历史,不过这样的经济却是牺牲道路和周边居民的权益的,不适合长久
睇来当年你靓出花了
夜市其实也是一个城市文化。
一般都是去马云家买东西了
有好几年无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