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小区停车难,负责安置的相关单位不作为是最主要原因


关于后墅、横湖停车收费,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支持收费管理的,理由无非是要先照顾业主。
问题是,当初小区建设的时候,是按照比例建设车位的,平均每套房零点几的比例配备,而不是每户业主多少比例进行配备,租户租用了房产,自然应该享有按比例配备停车位的权利。
其实最最重要的原因,是车位配比严重不足,负责安置的单位,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规定的最低比例配备的,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被安置村民的需求问题。
真有意见,也应该找负责安置的不作为单位!
以横湖坊西区为例,某幢,3个单元,总计20套房20户,配备的车位是8个;旁边那幢,20户,配备3个车位——车位比例之低,可见一斑
后墅坊也是差不多的比例,永兴坊、段家汇也是差不多的比例,安心坊每幢楼的车位配比要略多一两个,也是杯水车薪。
如果说这些是较老的小区,当时汽车的保有率还较低,那么,去年11月开工新建的曲屯安置小区,设计各类房型2400多套,仅有地上地下车位900多个,折合车位比例0.4
而隔壁的杭州市,他们在13年7月实施的《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车位配比1∶2。而刚需改善类产品,建筑面积在60-90平方米之间的房子,配建标准1∶1。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至140平方米之间的房子,配建标准1.2
哪怕是该实施细则在09年颁布时候的试行中,安置房90平米以下的车位配备率也是0.5,90平米以上配备率是1!
同样是隔壁的宁波,14年12月修改规定,将安置房的车位比例从每100平方0.6增加到每100平方1.05——对比曲屯安置小区,设计住宅面积高层+多层约28万方,附属配套用房1.5万方左右,近30万方,配称为981个,哪怕按照宁波的旧标准,也应该配备1680个车位!按照宁波的新标准,应该是2940个车位——可见绍兴的安置工作为了省钱,是何等的不把安置户当回事!
敢问镜湖新区,你们的车位配置比例,遵照的是什么年代的规定?

时间线:2013年11月28日 呵呵
【绍兴在线www.sxol.com今日焦点】从市规划局获悉,从本月起,我市开始执行新修订的建筑工程停车场配建标准,新建项目必须规划建设更多停车位,各类建筑的停车设施配建比例较原来平均提高六成多。
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说,此前,我市建筑物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是2005年制定的,当时的机动车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配建标准整体水平也较低。相比老标准,新标准的配建标准大大提高。
其中,住宅建筑配建标准平均提高66.7%,住宅停车位指标基本保证户均一个停车位,大户型接近两个停车位,小户型比原标准提高了1倍左右。比如,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至140平方米之间的,每户配建标准由0.6提高到1.1;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之间的,每户配建标准由1.0提高到1.4;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配建标准直接由1.2升至1.8。——14年11月开工的曲屯安置小区,整体车位配比为0.4!
同时,办公建筑配建标准平均提高61%。其中,具有对外窗口服务功能的行政办公类建筑,每百平米配建标准从0.8提高到1.2以上,其它办公类建筑从0.6提高到1.0。
此外,商业建筑配建标准平均提高59%,高于新的全省标准。其中,综合零售商业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至10000平方米之间的,每百平米配建标准由0.6提高到1.0。也就是说,商业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必须至少配建100个停车位。

呵呵,顶你一贴!与时俱进看来相关部门理解起来有难度啊

按照绍兴市13年11月新实施的建筑物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曲屯安置小区应该配备车位
90方以下+(90-140方)+140方以上=831X?+1309X1.1+68X1.4=831X?+1535
就算不考虑90方以下的831套房,也应该配备1535个车位。
附: 曲屯安置小区设计:共计2406套,面积278888方
90平方以下房型831套:
其中
多层40平方 48
多层60平方230,
多层80平方278
,高层80平方 473
90-140户型1309套
其中:
多层100方 100套
多层120方 120套
高层100方244套
高层120方 500套
高层140方 68套
超过140平方户型:68套

知道为什么只能配0.4么
安置房必须保证自行车库1:1,而且每个自行车库都必须使用面积大于6平米
就那么点建筑占地面积,2406户,加公摊,自行车库就要25000平米,加楼梯和其他,神仙也变不出来,商业小区的1:1车位是牺牲自行车库和局部造2层地下室才搞出来的
安置小区搞2层地下室,那就搞笑了,哈哈,地下1层都停不满,宁可停绿化带里

有道理,楼主想当然地想想的

有道理。顶一贴!

建筑物停车设施配建标准不是我制定的,是市规划局定的
另外,地下建筑56000多方,车位设计是670个,安置房怎么个搞法不知道,商品房,一个地下车位,算上公摊,实际建筑面积大约是30多个平方,670个车位占大约2万;
你所谓的2406户,包括多层,应扣除776,应该算1630户,算公摊的话,大约16000方吧,那么,剩下2万方,是公摊太大?还是公摊太大?还是公摊真的那么大?
至于说宁可停绿化带里,我只能说,有能把车开进去的绿化带,那该多么幸福啊

因为相关报道都没有明确商品房和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的车位配比,找到现在才找到标准原文
http://www.sxgh.gov.cn/art/2013/10/25/art_17693_499363.html
拆迁安置房
户建筑面积>90m2车位/户 1.0 非机动车1.8
户建筑面积≤90m2车位/户 0.5 非机动车2.0
按照≥90㎡ 户型1375套,1比1配置,≤90㎡户型 831 套,1比0.5配置,应该配置车位1793.5个,实际配备981个,仅占应配数量的55.70%,少配812.5个。

地下室56000多,其中配电房,水泵房,风机房,电梯前室,楼梯等占6000
自行车库占20000,车位670占20000,车道呢?
多层1楼下面的车库是在地面车位上的,不然绿地率还能保证么?
至于车位,规划难道不想多做几个么?
问题是安置房,自行车库是我自己的,0.1平米也要计较,汽车怕什么,到时候哪里不好停,你去看几个造好的安置房,哪个地下室是停满的?20%都不到
至于自行车库缺几个的安置小区,那是不可能的
一切以安置为中心,你那个只存在理想中,不用交物业管理费的安置小区,地下车位能管理好,那就是个笑话

你这位真是胡搅蛮缠,自行车库16000方,车位670占2万方,是包括公摊的,你家房子算面积的时候不计算公摊?
按照相关的规定,地面车位占地最多计算25,地下车位计算35,都是平方,包括你所谓的车道、楼梯、通风、排水等相关设施的公摊。

安置小区本来就是给安置户用的。现在租给外来户,安置用途发生了变化,是原来规划所不能预见的,当然保证不了车位了。

市区小区停车大多数都紧张,反而是有些安置小区由于楼间距较大停车就比较宽余,如越西、青甸湖小区等

一户人拿2-3套房,车子基本一户一辆,算个一户人家二辆车,停车位足够了!我不相信楼主傻到拿三套房子买3个车位!

你要看小区是什么时候造的,以前还是零几年造的十多年前的房子了,规划跟不上也是正常的

有关部门来看看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当时的村书记负责分车库,用抽抽签分配车库,造成不合理有的三个车库,没有的二套房一个都没有,车库多的不停车出租,车子多的没车库只好停路边,车库出租的外村人车子停路边。车位不紧张?

后墅村土地面积1000多亩,没有这么多住户的,一下子有这么多户人家,哪 来的?请纪委查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