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京东企业购”关注我们
一个投产10余年的设备制造企业:十年间,产品种类从3种增加至8种,产品型号从20个增加到300余个,采购物料种类大类多达20余种,物料料号从最初的600个增加到4000多个,年度采购金额从3000万美金增加到8000万美金,与此同时,直接物料的供应商数量却从最初的60家增加到300余家,而这些供应商,要么是独家供应商,要么一个物料有七八家供应商……
4000多个物料料号有很多是重复对应一个物料的,有些供应商是一两年才交一次货的,每个采购至少负责3-4个commodity大类,每个月都会有至少两款新型号的产品被开发,每个采购平均每年要involve进去的新项目超过5个,而很多型号的产品年销售额不超过10万美金,这种情况对于只有区区六七个人的采购部门来说,一直都是悬在每个人头顶的剑,相信每一个做过采购的人都可以一眼看出其中的问题:
1、供应商数量庞大,每个采购平均负责五十多家供应商。
即使是每周拜访一家供应商,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把所负责的供应商拜访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每年都会有新产品开发计划,采购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拜访供应商,更别提对供应商的管理了,一两年下来,还有几十家供应商仅仅限于电话和邮件沟通。
2、供应商对该企业的平均销售额逐年降低。
除去十余年的汇率变化,该企业的采购额增加一倍,而供应商数量增加五倍,平均每个供应商每年对该企业的销售额降低了60%,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的积极性逐年降低,供应商的管理难度逐年增加。
3、采购员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增加,但效率降低。
采购要面对太多的供应商和内部流程、文件性的任务,低价值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增加,采购的工作成就感越来越低,也造成采购部员工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
1、每一任采购经理都会对供应商进行洗牌。
但每一个采购经理的任期都没超过三年,所以供应商洗牌没完全结束,下一轮洗牌就又开始了,每一轮洗牌,现有供应商都会有新的备选供应商,这是导致供应商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设计、研发、工程、质量等部门推荐供应商。
每开发一款新产品,都会有新的供应商被推荐进来,研发人员会推荐他们认为最适合他们开发的新产品的供应商,采购在供应商选择的问题上一直处于低话语权的状态。
3、供应商开发和采购流程不完善。
采购在供应商开发的过程中只起到了搜集潜在供应商信息、建立商业关系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凭个人喜好决定某一个新物料开发几家供应商,而采购流程就成了一张废纸。
相信有很多企业也存在上述这样的情况:供应商群体庞大,但缺少核心供应商;采购天天很忙,却一直在做低效率低价值的工作;采购战略仅仅停留在概念上,采购流程随管理层心情变化而变化;采购对供应商的管理越来越难;整个采购情况的改善也越来越艰巨……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在采购领域最可怕的死循环:
开发新产品——无合适的供应商——开发新供应商——无规模采购优势——沦为非战略供应商——开发新供应商……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想要成功地整合供应商,需要做到
【1】企业高层意识到战略采购的重要性,并将采购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支持供应商整合。
【2】采购团队有强烈的内部整合意愿,面临这种恶性循环的情况,要么选择拍屁股走人,要么忍气吞声混日子,要么有人牵头对现状进行彻底地改善。
【3】需要研发、工程、设计等其他部门的配合。很多产品、零件的高度重合,需要涉及图纸等文件的变更,甚至需要新的设计思路,开发出通用型的零部件取代多个料号。
【4】需要销售和市场团队的认同。
下一步就是针对某一个商品,确定1-2家核心供应商,1-2家辅助供应商,从其他供应商处转移模具等,接来下就正常走样品验证流程就可以了。
今天的采购课堂,有没有帮助到各位采购达人?欢迎各位关注“京东企业购”官方微信,留言给我们一起探讨采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