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22岁的周群飞,以她来深圳工作4年悉心积累的核心技术、行业经验、启动资金、管理才干,与哥哥嫂子、姐姐姐夫等总共八个“创业元老”,开启了创业之旅。一开始,并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漫长的摸索过程持续了近10年之久。
这个从手工作坊发展起来的小公司,早期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从事着老本行,给手表做玻璃加工。
2001年,主流国产品牌tcl手机盖板加工的订单摆在面前。周群飞凭借自己对玻璃加工性能和工艺的把握,大胆将她熟悉的手表玻璃移植到这部手机上,打样,送样,获得了认可。这部手机的热卖以及tcl走上国际化路线,让周群飞在手机盖板加工行业开始有了点小名气,更多的手机品牌慕名而来。
周群飞很快制定了当时玻璃加工的《产品设计指引》、《产品检验标准》、《产品加工极限》等标准,成为行业通用的技术标准和工艺流程。不过,周群飞明白,要让玻璃在手机盖板上真正取代亚克力塑料,需要一个强大品牌的引领。
由于玻璃具有高透光、硬度强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机遇很快到来。2003年,摩托罗拉准备推出v3手机,但原来的日本供货商的玻璃存在印刷方面的质量问题。周群飞三天三夜不睡,通过应力(强化)技术攻克玻璃镀膜后钢球自由跌落不破碎的技术难关,解决了摩托罗拉“不让美国政要或明星划伤脸”的要求,同时改进了镀膜技术及印刷油墨,完美地解决了原日本供应商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成为了摩托罗位视窗镜片的独家供应商。瞄准国际品牌大客户的周群飞,2003年迅速创立了蓝思(“lens”音译, 镜片)品牌。摩托罗拉成为蓝思的第一个国际品牌客户。
随着诺基亚、三星等当时主流的国际品牌几乎无一例外相继成为蓝思的客户,蓝思的规模飞速壮大:在当时的深圳“光明工业村”,从最初的一个厂房,发展到后来租下了附近所有的厂房。2006年,玻璃“智能触控”技术出现,美国知名电子消费品牌公司率先引入。日本、台湾等公司都做不出符合客户标准的盖板,周群飞则凭借自己的技术积累,按照客户的要求研制成功,并成为其供应商。
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的合作,让蓝思科技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的创新持续领先。“公司在研发上不遗余力,去年投入了9个亿,快赶上我们11个亿的净利润。现在很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引入,很多都源自2010年的研发决定。”周群飞说。如今她的蓝思科技一年收益在2亿元左右。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