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季】一碗大骨汤
一场寒风,驱散了深秋浓郁的暖阳。
季节的脚步,悄然迈入了初冬的寒凉。
这个当令,若有一场大雪,知己三两个,红泥小火炉。
窗外,雪花飞舞;室内,话稠酒酣,自是极美的。
若没有,退而求其次,一碗香浓的大骨汤,家人围桌而坐,
听窗外寒风呼号,闻颏下骨香扑鼻,也是极好的。
小雪的这天,并没有和二零一五年的这一天一样,
雪花飞舞,掠过深秋未及褪去的色彩斑斓的衣衫,
轻扣冬日的门扉,在一众惊喜的目光中不期而至。
而我,依然和每年的入冬季一样。
总会煮一碗香浓的大骨汤,在雾气弥漫里任思绪蔓延,
让骨香带我回到儿时的记忆……
从记忆起,父亲的形象就一直是内敛严肃的,
极少和我们兄妹亲昵嬉戏。那个时候,父亲在镇上上班,
大约一个月左右回家一次。因为父亲的严肃,每次父亲回家,
我们兄妹也很少靠前。
但每每听到胡同口里响起叮铃叮铃大金鹿的车铃声,
总还会兴奋的小脸通红,小辫朝天。
因为,父亲每次回家,总会或多或少带给我们兄妹一些好吃的。
而买的最多的当属那剔的几乎没有什么余肉的猪骨头了。
在那个什么都要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老百姓温饱都成问题,一年里能吃上一顿肉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
而我们兄妹四个,半大孩子壳郎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父亲便用这个办法来给我们兄妹补钙加点荤腥。
肋条骨根本不像现在的肋排,那是要把肉剔除干净的。
但相对于腿骨等大骨来说,肋骨细致难剔,
所以余肉总还会相对多一些。
能干的母亲便会挑一些洗晾干净用斧头剁了再上碓卡(qia),
卡的越碎越好,因为有上边有些余肉,所以,肉和碎骨还会黏在一起。
母亲会再加一点面粉,一个鸡蛋,葱姜盐酱油拌匀了做成骨头丸子。
蒸了或煎了码在盆里,留待以后做菜的时候放上几个,当肉吃。
能在清汤寡水的菜里吃到一个骨头丸子,
那可是要留在口里细细咀嚼半天的,
也就丝毫不用担心卡不烂的碎骨渣会卡在嗓子眼里了。
因为麻烦,这样的做法比较少。
买的最多、做得最多的自然是大骨汤了。
大骨最初是放在大铁锅里慢慢熬煮的。
烧火的活计平时是不受我们兄妹待见的,但这样的时候都乐意干。
炉火映红了我们已然摸花了的小脸,火花燃亮了我们渴盼的眼睛。
灶膛里的柴草噼啪作响,
和着热气弥漫的大锅里翻滚的浪花奏成冬日里一支温暖欢畅的歌。
一锅大骨汤,从洗剁熬煮到盛装上桌,通常要大半天的时间。
锅盖一打开,浓郁的骨头香、肉香便弥漫了整个农家小院。
兄妹们会齐齐聚在锅灶前,和乳燕似的伸着头,强忍着味蕾的躁动,
瞪着放光的小眼,等母亲把最上边厚厚一层油花漂出来放在一个绿瓷盆里,
待冷却成雪白的油脂,那不仅是之后一个月我们家大白菜里的荤腥:
抹上一层油脂,再洒点盐粒,
那更是我们兄妹之后一个月放学后
搬煎饼(只吃饭之前先垫补一下)的美味。
油花漂好后,母亲会把骨头捞在一个大铝盆里凉着,
然后给仿佛嗷嗷待哺的我们每人盛一碗又厚又稠香气浓郁的大骨汤,
一边端上桌,一边嘱咐着我们兄妹慢点喝别烫着。
因为每次的骨头都要煮多少遍,
这第一锅的汤自是最香最醇也最过瘾的。
平常吃饭不时会打嘴官司的我们,此时鸦雀无声。
每个人都自顾低着头,两只小手不时摸着汤碗取暖,
一边用嘴吹开香气扑鼻的热气,一边小心地用舌头轻轻舔舐汤的热度。
哥哥最大,也总是最馋肉最等不及的,他总是率先边吹边吸溜一口,
然后再吐吐舌头。随后,我们姊妹也各自小口试探,
让香浓的汤汁在唇齿间肆意流窜缠绕,再小心地汩汩而下。
一碗下肚,仿佛枯萎干涸了一个秋季的肠胃,
此刻方得滋润,立刻鲜活生动了起来。
不记得能喝几碗汤了,只记得最后还是要在汤里加点盐粒,
泡煎饼来吃才垫饥的。然后每个人分几块煮熟后就更显得没有多少肉的骨头。
经我们兄妹啃过的骨头,不是一般的干净。只要能嚼动的地方
,就绝不会剩一缕肉丝,或可剩点筋膜和脆骨,
也算以后回锅再煮的一个念想。
现在的人们早已对肥肉避之不及了。
但那时候,若在哪块骨头上能啃到一段肥腻的筋膜肉,
那可是求之不得的美事。煮过的筋膜没有了油腻,却又比瘦肉多了一份脂香。
轻轻一嚼,肥而不腻,余香满口,不舍下咽。
更奢侈的恐怕就是遇到一块恰好还完整无缺的骨髓了。
小心地用口吸一下,试试附着度。如若不小心用力过度,
那骨髓哧溜一下蹿进嗓子眼里,
还没等品尝一下它的美好就眼睁睁看它穿舌而过,
那份郁闷和懊恼会让刚喝了一顿骨头汤的美好顿然失色。
若能完整的将一块骨髓吸进口里,
香香的,软软的,滑滑的,总要留它在口腔里腾挪辗转半天才肯下咽。
而刚一入喉,瞬时又平添了几分不舍和悔意
。
碎肉、筋膜和骨髓,这总是一批骨头前两次熬煮才能产生的战果。
两次过后,骨头基本都是光秃秃的,找不到一点肉星了。
但母亲总还是要煮几次,用煮后的汤来熬菜,
总还是比清水多一些荤腥味的。
经过多次熬煮后的骨头,
洁白、清爽,干净的像河里的贝壳,再没有了一丝油性。
而被骨头汤滋润过的我们兄妹,
瘦黄的小脸上却比之前多了一些油亮亮的光泽。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半世时光。
现在的骨头汤,只要想吃,随时可做。
在生活富裕的今天,或许已经很少有人再煮一碗骨头汤了。
但每年进入初冬,我总还是会买一些大骨,做一碗香浓的骨头汤。
每当我在骨头汤弥漫的热气里低头吮吸时,
眼前总会幻化出儿时的那段浸润着骨头香的日子。
那个清贫却洒落了一地冬日暖阳和欢声笑语的农家小院;
那时的青涩顽劣却相虐相亲的骨肉兄妹;
那时的瘦弱辛劳而年青的母亲;
那时的木讷严肃不善表达却用他特有的方式深爱着我们的父亲。
四季可以轮回,人生,却再无岁月可回头。
但我宁愿相信,每年的入冬季,
一碗骨头汤的袅袅清香和着亲人的期盼,
一定会穿过冬日暖阳,
交会天堂里的父亲那无比温暖欣慰的目光。
温暖有爱的大骨汤
好久不见,朋友安好!
昨晚打球回家
媳妇炖了大骨汤,切点葱花香菜,到点一点酱油
不知道是饿了还是怎么的,觉得无比鲜美
四季可以轮回,人生,却再无岁月可回头。
但我宁愿相信,每年的入冬季,
一碗骨头汤的袅袅清香和着亲人的期盼,
一定会穿过冬日暖阳,
交会天堂里的父亲那无比温暖欣慰的目光。
编框编篓,重在收口。梅香姐这结尾,堪称完美。
回家就能喝上一碗香浓的大骨汤,嫂子贤惠,望海兄,幸福哟。
文随心至,丫头谬赞了。看了你的帖子,俺也想吃烤地瓜喽
有什么好处吗?三个月出栏的猪体重达300斤以上,每天长肉3斤多,全靠激素催生。并非一年出栏的真实的猪肉了,骨头也白搭了。
昨晚打球回家
媳妇炖了大骨汤,切点葱花香菜,到点一点酱油
不知道是饿了还是怎么的,觉得无比鲜美
温暖有爱的大骨汤
问好梅香姐,边读边听边陷入一种沉思,心情可以说与姐姐一样……这碗大骨汤,深深地寄托了姐姐无限的思念与满满的回忆,惟愿老父亲在天安好,愿老母亲身体安康,幸福长寿。心疼并拥抱姐姐……
问好给力!喃让嫩的唯美视频给馋毁了,哈哈
是啊,现在很难喝到那种土生土养的笨猪骨汤了。总有一天,在我们温饱之后还会重回返璞归真的本真。
老友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