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管理员申明发帖态度,此贴并无反党反政府言论,之前为什么不能通过?
教育局领导在上次贴中回复,已经开了党务会,校长会,并且严令各校自查,一经属实,绝不姑息,严肃处理,请问教育局领导,在雁江区小学,老师收取作业批改费,组织学生在学校外购买教材辅导资料,老师参与提成,同时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外补课,这些在雁江区都是不是秘密的秘密,请问教育局领导,你们在此次整治中有没有发现违规的老师或者学校呢?你们是如何严肃处理的?比如一小四四班的卓,魏两位老师,二小二四班的两位杨老师,他们没有收过资料费,作业批改费?我们老百姓需要的不是口号,需要各位领导真正的面对出现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不要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另外,请问领导,如果学生家长发现老师出现上述违规情况,实名举报需要什么材料,诸如照片,视频,录音等算不管举报证据?能公布下举报电话吗?
--------------------------------------------------------------------------------
资阳市雁江区教育局
关于“再次恳请教育局领导回答”网帖的回复
“普遍黑暗”网友:
你在《资阳网》“我有话对市委书记、市长说”专栏中的留言已收悉,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自9月13日接到相关留言反映事项后,我局先后通过召开会议、约谈相关学校校长、进行暗访和座谈家长等方式进行调查。9月29日,我局再次组织力量深入雁江一小、雁江二小进行调查,重点对网帖中所提到的雁江一小四年级四班和雁江二小二年级四班进行调查。调查中,接受调查的家长均反映老师没有收作业批改费和资料费;调查人员深入班级翻看学生书包,未发现有违规教辅资料;在查看教师办公室时,也没有发现有违规教辅资料。通过查阅学校会议记录等资料,受调查学校对待“三乱”行为态度坚决,均坚持“零容忍”的态度。
尊敬的网友,由于你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我们无法与你取得沟通联系,欢迎你对我区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投诉举报电话:028—26234313(雁江区教育局监察室)。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资阳市雁江区教育局
2016年10月11日
在上次发贴后,教育局各位领导很重视,让我们这些老百姓感到很欣慰,但是想再次请问下刘绪国局长,小学老师收取作业批改费,组织学生购买教辅资料,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外补课,在雁江区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了,那教育局能不能正面回复,在你们的这一次调查中,有没有发现违规收取作业批改费,组织学生去书店购买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组织学生补课的情况?对所谓的调查属实者,决不姑息,严肃处理,你们采取的是什么处理办法?我们老百姓听的不是口号,而是办实事的决心,还雁江区教育安宁的能力。另外请问教育局领导,作为学生家长,如果我们实名去纪委监察部门或者教育局举报,需要些什么资料?教辅,视频,录音,照片,这些算不算举报证据?另外如果发现有老师在学校外组织学生补课,可以举报吗?
谢谢各位领导
城区各个小学都有代管费的情况吧,只是有些学校有些班级比较斯文而已。想想,出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家长不得已还是要在老师那里托管(大家都懂的),就不由得想起几年前小学生由学校统一托管,一个学期多交几十块钱的做法,现在一个学期要2000左右了,不是多一点点。如果杜绝不了托管,还不如延续以前的做法。
现在这个社会很现实,社会阶层在固化,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很重要,即便高考考起部属“211”“985”重点大学毕业了,没关系没背景,又怎样,什么都不是,当然有文凭还是很重要的,无非就是多了个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进国企的机会,有了文凭,增加了人生阅历,不再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一考定终生”“鲤鱼跳龙‘’的时代已经过去,没必要这里补课那里补课,老师无非就是赚钱嘛,资阳乡镇上的老师都很羡慕城区里的老师,因为乡镇上学生家庭条件差,收不到资料费补课费
这个不是普通的托管问题了。按照以前的想法,学校托管了,老师一样的组织学生私下补课,资料一样的组织学生去买,作业批改费一样的收
学生回来每次都只是要钱,当家长的连问都不敢问,义务教育腐败成这样,与教育局不作为脱不了干系,每学期国家都对每个学生有拨款,用于教学经费,可是除了城区学校里一个年级连一台复印机都没有,每学期收取那么多资料费,复印费,我想知道每次收费能不能在学校门口公示费用,学校和教育局必须盖章。不要今天几十,明天几百,一学期下来几千。
对于老师的补课费,很多家长是敢怒不敢言,家庭再困难,都要首先满足老师,老师也觉得他出来补习了,也是劳动所得,觉得收费理所当然,这也是勤劳致富,试问小偷出来活动,也有体力消耗呢,这样算勤劳致富吗?
二小3.5班的也有此情况,希望领导能看到。
国家于近两年已经三令五申禁止中小学补课,资阳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事件的处理态度是在调查,全市人民都晓得的秘密,他还一句轻描淡写的再调查,没有发现教师有违规。为何总是有教育乱象出现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领导,补课之风如何能够堵住? 其实,各地中小学的补课之风由来已久,虽然禁令不止,但却实难在全国扼杀这种行为,其中有部分学生家长主动要求补课的原因,也有一些教师借补课为名行敛财之实的愿望,但是主要就是教育部门放任、不作为的麻木管理方式。 现今的中小学补课,大多只是利益的因素在驱动,而不是真心为学生提高水平和能力。他们将学生当成摇钱树,想方设法掏空家长的腰包,买通上下关系,让补课可以堂而皇之的进行。难道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不应该通过正常的教学活动来解决吗?为何这些老师不把精力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后的作业辅导,而是将重点核心内容卖个关子留到补习班来讲授? 另外,补课风气家长也有要反思的地方。虽然大多数家长是在学校老师的要求下被逼无奈接受,担心不补课会让孩子吃亏的心态下报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根本不懂得教育教育,又望子成龙,期冀于课下报班,用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只能说他们离合格的家长还差的很远。 最后,资阳教育部门,他们是否介入整个环节,拿了好处,从中分了红得了实惠,只能拿人手短的不作为和假作为有待调查。这种不负责任和麻木不仁的态度,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最大的绊脚石,使得国家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
其实,教师有偿补课和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不严、不到位有很大关系。现在有一种怪论,说补课是家长主动要求的,校内不补,家长也会找培训机构。其实,家长要求补课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如果学校加强管理,教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能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必然收窄。平心而论,教育主管部门也看到了有偿补课的危害,并且想了不少治理办法,出台了不少“禁令”。但有偿补课就像是顽固性牛皮癣,始终无法做到药到病除。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管理部门只热衷于出台“禁令”,制定“规定”,开具“处方”,却在行动落实上大打折扣。即使偶尔处理,也只满足于杀鸡给猴看。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有偿补课现象有增无减。根治有偿补课不能止于开处方,不要将“禁令”、“规定”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要建立健全有偿补课治理长效机制,发现教师有偿补课现象,不但要对校长追责,还要对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追责。这样不但可以将各级责任落到实处,形成齐抓共管局面,还可以堵住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说情求情的不正之风,让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没有市场,没有机会。
教育局刘,舒二人的举动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把自己弄的很忙,其实是假装。
教育局回些冠冕堂皇的内容,结果落实不到实处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发现一个开除公职,累教不改的,教不好学生让位,这样减少很多的社会矛盾,
这个不是代管费的问题,是老师私底下组织学生去外面购买资料,参与书商给他的回扣,还有就是批改作业也收费,组织学生在校外补课,如果是学校安排托管,估计老师还不得答应咯哈,因为没自己私自补课来的多
咋看不到回复呢?
教育局的刘,舒两位领导应该在对补课收费的事在研究,相信他们不会护短的,因为他们承诺过绝对不会姑息,绝对要严肃处理的,作为领导,相信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