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本土美学创业的起点?

某步行街商店招牌
消费升级的“黑历史”
7月3日,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小米社区发表文章,在对小米的子品牌“米家”的介绍中,提出“科技美学”一词。他表示,“米家”创造了独特的价值观,这其中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性价比;二是科技美学。
相比于设计,美学是个更综合的的概念。设计,指向产品;而美学则涵盖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商业修辞,“美学”显得更高洋更人文也更具野心。
然而,美好措辞还是让人忍不住犯了尴尬症:小米出品的电饭煲一面世就被指高度“模仿”muji。
muji电饭锅(左)vs 小米电饭锅(右)
在前途是星辰大海的科技互联网界,一旦有什么爆款产品都逃不了被“模仿”厄运。之前是手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去做山寨机了;现在提“消费升级”,大家在畅想美好生活(并顺便赚钱)时,把视野投向了“家居生活”类产品。
十年前是宜家现在是muji,两大家居品牌通过不懈的商业扩张为中国百姓铺垫了美学基础;前者是北欧设计的“快消品”,而后者成了前者的“消费升级”,对于一些中国中产而言,muji成了品质生活的代言。
国内家居类美学创业,从线上商城到线下的独立品牌,大抵走不出这两条轨道:北欧风、muji风;当然也有特别“机灵”的,会做“交轨”。
创立于2015年11月的“网易严选”最近半年口碑不错。据最新一份(美国东部时间6月30日)“网易市值突破250亿美元”的对外新闻稿中,提到“‘网易严选’作为电商黑马为华尔街投资者看好”。然而,平台多款商品被指抄袭muji和欧洲其他品牌。
网易严选的官网直接以著名品牌制造商出品为卖点
面对高度的相似性,官方提出的解释是:这不是抄袭,这是odm模式(originaldesign manufacturer),“有设计能力的制造商在生产出成型产品后,被品牌商贴牌买走”。
抄袭,一个时代的症候群?
设计抄袭,似乎走了一个自下而上的路径,从工厂到品牌。此前,作为制造业大国,从工厂流出大量a货、b货、c货。就家居设计这一门类,任何一个知名的设计品都会在某宝找到李鬼。
在以擅长打家具闻名的广东中山,你可以看到一部北欧家居史:丹麦椅子大师hans wegner的y椅、圈椅;丹麦设计大师arne jacobsen的天鹅椅、蛋椅、蚂椅;芬兰设计大师aarnio的球椅……
hans wegner和他设计的y椅
arne jacobsen和他设计的蛋椅
aarnio和他设计的球椅
仿制界也是与时俱进的。丹麦家居品牌hay被视为宜家升级版:同样对面刚工作、不断搬迁的年轻消费群体,但品质和价位更高些。hay成立于2002年,2014年2月,hay在上海田子坊开了第一家中国店。在某宝,你用正品几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拥有“品质生活”。
hay 彩色边几 dlm(don't leave me),国内正品¥1700起,某宝仿制品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hay彩色边几 tray table(左)vs国内某品牌边几(右)
harri koskinen设计的block lamp
朋友说过一个尴尬的场景,前几年他们邀请芬兰设计师来杭州交流,带着harri koskinen逛街时,与盗版的block lamp狭路相逢。block lamp是harri koskinen的代表作。
抄,不仅是商业的常规行为;也成了生活的常态。评职称的论文要抄,学生毕业作品要抄,创意要抄,品牌要抄。
因为没有创意,又需要成果,才会去“抄”;而法律和伦理层面的缺失,又让很多人用“学习、“借鉴”去模糊“抄袭”。其中最常见的借口是:看得太多了,自然融入血液,创作时就不自然地流淌了。
抄,只能抄个“形”,外观、表皮。设计大国产生源源不断的作品,原因是拥有核心的创意驱动器。
muji 的核心是禅。禅的精神是:无欲无求、无所矫饰、浑然天成。所以,创始人原研哉才说:“我的设计是删除多余的东西”;所以,那款为人所乐道的海报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北欧设计勃兴于二战后,对面匮乏的物资,需要极简的设计、经久的使用。而所有工业设计又包含在一个大的生活场景中:地域的历史、文化,民众的审美能力。
一个品牌、一个创作者一旦拥有自己的核心,便不会去抄袭——这台创意系统运作良好,会不断产生新作品;同样,也不易被抄袭,因为所有的抄袭者,只能看到表皮,表皮中的前分之一。抄袭,具有滞后性和单一性。
现在,一些国内品牌去做高度模仿或一些杂交,虽避开了“抄袭”,绕过了法律、版权等诸多问题,但本质仍是一种“抄袭”。
很不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美”的生活场景里,从城市规划、建筑到马路上的招牌,这些“不美”我们无法躲开、无法选择;我们能选的是服饰、家居这些私人层面的事物。新兴的中产阶级开始抛弃“达芬奇家居”,而去选择muji、hay,可算是民众审美的进步;但高调亮相的民族品牌,去做高度相似的产品,怎么还是让人尴尬。
文 / 潘丽
造就:线下剧院式的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