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稀有茶一度被传已灭绝,绍兴深山里的惊喜发现!
自然生长的小勾儿茶,全国总共几十株。2011年,浙江首次发现自然生长的小勾儿茶,生长于嵊州市的大山深处。从2011年开始,嵊州就启动了濒危植物小勾儿茶的“保护程序”。
小勾儿茶是全球濒危物种,在我市仅嵊州山区有零星分布。2011年起,嵊州当地政府开启保护程序——申报自然保护小区、派专人看护、人工繁育……“目前已成功培育100多株幼苗,小勾儿茶种群有望扩大。”昨天,嵊州林业局一名工作人员兴奋地说。
这些小勾儿茶分布于嵊州市黄泽镇华丰村的大山深处,数量极少,只有10来株。每年这个时候,满树都结着红色的小果子,很是好看。“小勾儿茶的果期只有一周左右,去年我也来过一次,没见到满树结果的情形。”绍兴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的赵锷一直记挂着这几株小勾儿茶,上周末,他一听到消息便马上赶去这个海拔600米的山村拍摄。他欣喜地发现,这些小勾儿茶长势喜人,最大的一株已有10米高,胸径有约30厘米。
据资料记载,小勾儿茶仅分布于湖北、安徽等局部地区海拔约900至1200米的阔叶林中。1907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湖北神农架地区采集植物时首次发现,此后近百年鲜有人发现该物种,植物学家曾认为小勾儿茶已经灭绝,1984年被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目前,全国发现自然生长的小勾儿茶总共也就几十株。
“嵊州的小勾儿茶是2011年被当地一名植物发烧友发现的。”赵锷说,由于《浙江种子植物检索手册》还没有这一植物,这里的小勾儿茶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次发现。
随即围绕小勾儿茶的保护工作展开了。“发现后马上申报了小勾儿茶县级自然保护区,并安排专人巡查和守护。”嵊州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何晓告诉记者,嵊州市黄泽镇政府也专门落实多名护林员,主要负责对野生小勾儿茶的巡视和记录。
“每年我都要上山好几次,看看有没有野生幼苗长出,很遗憾,没有。”他说,为避免人为损害,切实保护好现有资源,林业部门还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了小勾儿茶的生态学习性研究和人工繁殖试验,探索保护、扩大小勾儿茶种群资源的有效途径。
当地一家苗木合作社也采集了小勾儿茶种子,选取小勾儿茶适生环境进行整地、播种。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小勾儿茶幼苗陆续破土而出。“目前出土幼苗已有100多株,且长势良好。”何晓说。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巡查人员在附近区域又发现了几处小勾儿茶的生长地。省内的临安、宁波等地也先后发现有小勾儿茶小居群分布。
说了半天,不知道这种神奇的茶有什么好处都不知道
这东西好像我小时候看到过,哪里记不得了,数量好像是不多,不过我估计看到过,我王坛的
果实和枸杞有点像,估计属于一个科的植物!是不是可以补肾
科学意义
小勾儿茶属鼠李科,在中国分布范围极为狭窄。1907年英国科学家亨利在神农架地区采集植物时曾记载过,后来一直未被世人发现。上月20日,中科院武汉植物院的专家在保护区关门山植物园内对20个植物小区进行调查时,发现了小勾儿茶。经专家鉴定,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该物种的发现,对研究鼠李科植物属间的分类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药用价值
勾儿茶(《陕西中草药》)
【异名】牛脔子、铁包金、乌梢蛇。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牛鼻拳的根。
【植物形态】牛鼻拳藤状灌木,高约2米,全体无毛。
小枝黄绿色。叶互生,卵形,长3.7-7厘米,宽1.8-3厘米,先端钝而有小锐尖,基部浑圆或微心形,上面秃净,下面常有极微小的乳突点,侧脉9-12对;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6-20厘米;花白色,具晒,3-5朵聚生,间有单生的;萼长约2毫米,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果矩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冬季。生于向阳的山坡灌丛或路旁。分布陕西、湖北、云南、广东、河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味微涩,性平。
【功用主治】祛风湿,活血通络,止咳化痰,健脾益气。
治风湿关节痛,腰痛,痛经,肺结核,瘰疬,小儿疳积,肝炎,胆道蛔虫,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选方】
①治风湿关节痛,腰痛:勾儿茶二至三两,炖猪蹄一个或鸡蛋二个吃。
②治肺结核咳嗽,内伤咳血,肝炎:勾儿茶一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胆道蛔虫:勾儿茶二两,水煎加糖服。
④治跌打损伤,蛇咬伤:勾儿茶适量,酒浸外擦。
这个,上次爬香炉峰,顶上的铁栏边上看到有棵很像,不知道是不是
肯定在四明山
小时候很多的,果实成熟是黑色的,我们摘来吃,叫老鼠屎!
让我想到钻石的营销手段,后面就该跟上这茶怎么怎么好喝怎么怎么保健的扫盲贴了
小的时候去山里玩,经常可以看到的,原来还是濒危植物。
那个果子是不是有点酸酸甜甜的
壮阳的极品啊比枸杞厉害多了
还是要好好保护的
林业部门应立即采取保护
别说得太好了,对小勾儿茶不好
泡着喝的茶么?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叫老鼠屎,可以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