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浓缩传承历史,是悠久文化的积淀,象征着一个地方的古老。在我国具有上千年历史的800多个古县地名中,山西到目前只有5个入选“千年古县”名单。
俗话说华夏古文明——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天下都知道山西历史悠久,但为什么延续下来的老地名如此之少?说白了,老地名看的是持续年代长,起码没有更改过,1000年是衡量标准。这样算下来,真正千年不变的地名还真得寥寥无几。
山西约有110个区县,但满打满算通过复审的才有5个够格,他们是安泽县、长子县、襄垣县、交城县、沁水县,县名持续时间均在千年以上,留住了千年乡愁。查查这些老地名的身世,当地从夏商周时期就开始叫了,而且没有改过名,延续了古老历史,历史上没有来回改名瞎折腾。
千年古县是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民政部共同实施的国家重点文化走出去战略项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由民政部、中国地名标准化委员会、中国地名协会发起,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认定。
其实,比上述5个县历史悠久的区县很多,有不少因中途改名而遗憾出局。拿太原来说,2500年的建城史,像并州、晋阳老地名绝对在千年以上,可惜没有作为区县地名延续下去,晋源区本来是古代晋阳所在地,却偏偏叫了个有非议的晋源,因为晋国的发源地是侯马,和太原差得几百里,引起误导;再说迎泽区,地名取自明朝迎泽门,而这里在北宋时叫唐明镇,比迎泽要古老得多,可以是它的祖师爷了;再说小店区,那里叫过平晋城;杏花岭区的杏花岭,是明朝太原城的一座土丘;万柏林区的万柏林,源于民国时期阎锡山打算建陵墓;尖草坪的叫法,更是不过百年,只因为那里长着冒尖的草,其实当地在北宋时有三交城,十足的老地名被遗忘弃用。
太原有千年老地名,诸如并州、晋阳、唐城、三交、唐明、平晋,还有北宋太原城的朝曦、金肃、怀德、开元4大城门,每个地名距今都在千年以上,可惜没有一个延续下来,不能不说遗憾。提及城市要留住乡愁,但太原市区里有乡愁的地名却失传了,与山西的5个千年县名相比,不能不说是个讽刺。如果晋源区改叫晋阳区、小店区叫平晋区、迎泽区叫唐明区、尖草坪区改叫三交区……也许会出现在千年县名里,那才不愧历史名城的称谓。
(张启亮/山西信息)
介休,从春秋介子锥死在绵山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了吧。
宋朝太原城,朝曦 金肃 开远 怀德4个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