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新学期开学,做家长的请注意这些“校园传染病” ,手足口病、腹泻、水痘


新学期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适逢夏秋之交,各种传染病极易滋生,而在学校教室有限的空间内,一旦有一个学生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就会很快扩散。记者昨天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获悉,仅9月1日到昨天,该院已经收治手足口病患者20人、腹泻患者62人。另外,水痘、流感、猩红热、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也应引起学生群体和家长的关注。
先说手足口病
医疗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见于不足5岁的幼儿,成人也可发病。患者症状包括皮疹、口腔内和口周疱疹或溃疡、发热。通过人和人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或接触感染物体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们需要做到这些:
1.在疾病高发期,应加强孩子的营养,增强其抵抗力;
2.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
3.还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4.尽量避免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以防孩子与患儿亲密接触;
5.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幼托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需要做到这些预防控制措施:
1.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天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子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每天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
6.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再说秋季腹泻
医疗专家介绍,腹泻如同感冒发热一般,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秋季,发病比较频繁。急性腹泻是由于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及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或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专家提醒,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家长们除了要注意孩子的冷暖外,还要警惕一些在秋冬季节容易流行的疾病,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就是其中之一。当孩子腹泻时,家长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医生会根据病情送检粪便,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轮状病毒腹泻病情轻重不一,并非所有的患儿都需静脉输液,家长不可自行用药。
如何预防水痘
医疗专家介绍,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导致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极易在幼托机构及学校暴发流行,造成学生缺课。它主要会引起孩子发热、不适、皮肤瘙痒、充满疱液的水疱样皮疹。
水痘易从感染者向没有接种疫苗免疫或之前从未感染过的人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患者体表皮肤水疱中的病毒颗粒或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播散的呼吸道病毒颗粒而传染他人。受感染者从皮疹出现前一两天直至所有皮疹全部结痂均具有传染性,通常病程为6天。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水痘患者,需及时进行隔离,所有密切接触者也需医学观察21天。幼托机构、学校等要加强室内开窗通风,搞好卫生,还要做好疾病知识的告知和宣传工作。
预防水痘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免疫接种。(南湖晚报)

a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