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狂人徐晓冬10秒KO雷公太极,一个酝酿许久的商业模式策划

这两天徐晓冬10秒ko雷公太极的话题依旧沸沸扬扬,那么咱们来分析下徐晓冬打假背后的商业价值。
拳手吃的都是青春饭,许多拳手在擂台籍籍无名,将来的出路各有不同,或许会当教练,或许会做些生意,徐晓冬的例子是众多搏击选手中一次华丽的转变!
同样是用拳头,他不在擂台上与世界顶尖的拳手博出位,而是打假!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火了,因为剧本好,观众对反腐倡廉力挺,演员都是老戏骨!看得大呼过瘾,其实徐晓冬的火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假跟反腐一样是众望所归,假的就是假的,谎言迟早被戳破,今天没有徐晓冬你可以多骗几年,今后会有徐晓春,徐晓夏!就如同《人民的名义》里侯亮平说的,今天没有孙猴子,以后会有二郎神。
何况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面这个广,观众早就看出有些人就是假的了,只是缺少徐晓冬这么一个能说的上话,而且有实力去揭穿的人。
侯亮平干嘛的,反贪局局长抓贪污反腐的,现在你要问徐晓冬干嘛的?打假的!
网上评论里总是会有很多你行你上的言论,徐晓冬行,他上了,所以他火是必然!
话说回来,你觉得冰箱不好,你会制冷吗?你说国足不行,你上吗?你觉得电影不好,你拍了吗?
站在市场角度来看,徐晓冬的出现符合刚需!而且他的做法盈利模式也是很清晰的,还具备正能量传递,得人心,抓眼球!
商业模式其实是一个链状的体系,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创新,至少要想明白如下5个核心问题:
1、你准备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解决了什么需求?换而言之,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刚需,还是改善性的?高频需求,还是低频?
观众爱看,这就是刚需,简单粗暴!网上没什么实力但卖萌装可爱的娘炮太多了,他就来个粗口大爷们,怎么爷们怎么来,你们用乖巧温顺的方式来吸粉,他就来个狂妄。就像人民的名义,鲜肉片,偶像剧,抗战剧太多了,他横空出世,火有火的理由!
2、这个需求的市场是否足够大?如果是个小市场,那就不是创业,是糊口;
全国14亿观众呢,都是基础,各家媒体,平台等等都是市场。
3、你的模式,会动谁的奶酪?换句话说,你的潜在敌人,块头有多大?这决定了你创业的摩擦系数与阻力,也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
高明之处在于,他动了别人奶酪,还把人打了!敌人反而是成就他事业的人,这就厉害了!
4、你的模式,是否不容易被复制,被抄袭?
这一点上,可复制,但可行性不大,毕竟今天火了一个徐晓冬,是因为他具备这样的条件,在搏击界也有一定身份,并不是谁都能出来打假的,有网友调侃,冬哥能说脱口秀,能主持,能打!
5、盈利模式——这是最、最、最重要的。简单说,你的商业模式,怎么赚到钱?任何不考虑赚钱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但如果你耍流氓(当然吧,不能违法)就能解决赚钱问题,我不会在意你是流氓还是君子。如果我问一个创业者他的盈利模式,如果回答是我还没考虑这事,我现在就考虑烧钱做用户,抓流量,我对他都会保持足够的敬意,以及足够的距离;
徐晓冬盈利模式也很清晰可见,直播,拳馆,自媒体,广告,赛事合作等等一系列都是盈利点,后续融资有可能全国每座城市都出现徐晓冬拳馆,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徐晓冬很好的结合了自身条件应对时代的变革。做过的娱乐圈确实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元素,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个自媒体兴起的时代,许多人可以为了钱跨越道德底线。
说到这,肯定有人拿爱国说事的,都是中国人你帮外国人说话?
中国人当然应当爱国,但如果有中国人造假大家都痛恨吧,豆腐渣工程,地沟油,奶粉......咱们中国人必须团结打假,团结反腐!咱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做人要堂堂正正,要赢也是堂堂正正的赢,不需要哪些欺世盗名弄虚作假的手段!
再说回徐晓冬的商业策划。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情况,徐晓冬打假才会呼声这么高!
而且徐晓冬的定位很明确,就是打假。并不是像许多不解之人说的挑战传统武术,他打的是假武术!
什么叫假武术?比如那些结果包装,炒作,经常在媒体露脸,夸大其辞宣传自己的武术高超,一个老人夸张到小手一挥,一个壮汉应声倒地,搞不好还连滚带爬的。
有的还说什么是降龙十八掌,一阳指传人,那是金庸武侠小说里杜撰出来的武功,但还是有人拿来骗,不解的是有人信而且有人去交学费拜师。
这些没有真材实料却又以敛财为目的,这种假必须打!
一开始徐晓冬就在微博到处放狠话,经常骂这些假大师,就怕没有人跟他打,但整天这么骂不行啊,别人要脸的,这是砸饭碗啊,但不挑战徐晓冬也不行啊,不挑战就等于默认了,挑战了就正中徐晓冬下怀,结果送上来一个雷公太极,正好!
这一系列的运作,直接能让徐晓冬有所成就,所以现在他要干的事就是继续骂,继续狂,就等着下一位上门挑战的,不然就失去热度了。观众也会愈发关注,下一个到底打谁?还有谁在造假?
正是应了那句话:当能力不足以支撑你的野心时,那么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吧!
徐晓冬最早就有布局,一切都在按计划行事中,一个好的策划没有执行也是白瞎!
大家都知道去年徐晓冬第一次在微博骂武林风造假时,多方转载,一度好几天上头条。如果没有计划的运作,单凭一条微博不足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响。而且当时骂一龙和武林风的实在太多了,那时的徐晓冬也根本没有人知道是谁。
随着关注徐晓冬的人越来越多,再到雷公太极一战,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
事实证明徐晓冬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撑他的野心,这个看似在微博粗俗的骂战到实战,实际是酝酿许久的营销策划,也是一次可行性很强的策划。
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