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怎么干?工信部这四项措施值得关注

导读
工信部苗圩部长在2018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7年和近五年工作,分析把握新形势新要求,谋划未来一个时期重点任务,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业界人士可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以下附精彩点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片版】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评:这个毫无疑问,坚守战略不动摇。在总体战略下,同时会强化“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很多落实工作都在工信部)
扎实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包括国家创新中心和省级创新中心);(评:截止2017年,工信部批准设立5家国家级创新中心,指导培育48家省级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评:夯实基础工作,慢工出细活,虽然不容易见成绩,但也要着力去推动,不然就成为“永远的痛”。)
实施新材料产业2018年“折子工程”;(评:针对新材料产业的具体行动,关键垂直细分行业,重点攻关)
推动设立“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基金;(评:很早就听说过专门基金的设立,2018年会提上议事日程,并有明确的基金规模和基金运作管理办法)
高标准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际级示范区;(评:从2015年开始,“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密集发布,头条 | 2017,“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或达30个。2017年10月23日,国家发布《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这是试点示范城市的“升级版”,明年是大力实施的第一年,相信会有不少亮点出现。)
(直辖市市辖区和副省级市、地级市均可申请创建示范区,距离相近、产业关联度高的城市可联合申请创建示范区。示范区要充分发挥地区产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科学确定制造业发展方向,营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衔接贯通的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制造业体系。)
评:重点关注“开展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之前,“网络强国”还处于战略和口号层面,没有实施工程和承载主题、措施与路径,这种状况将在2018年将被打破,三年行动计划预期出台,网络强国建设提上行动日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推动了工业互联网(包括工业网络基础设施、ipv6部署等)。可以说,与工业网络相关的基础通信类公司的商业氛围走向活跃。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壮大数字经济;(评:这是十九大报告术语,自不多言,纲领中的纲领性指导意见)
开展工业互联网发展“323行动”;(评:这是行业人士比较早就了解到的,“323”行动具体包括打造3大体系(网络体系、平台体系、安全体系)、推进2类应用(大型企业集成创新、中小企业应用普及)、构筑3大支撑(产业、生态、国际化)。
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这是为了落实《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8年是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相信会有很多措施和亮点出来,敬请期待。
制定出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打造是推进工业互联网的重中之重,2017年以来,国内成立了数十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用“雨后春笋”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提升工程;(工业互联网安全是“323”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数据安全、控制安全、平台安全、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崛起根本无从谈起。工业互联网也是2018年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分支)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前三年是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实施的三年,2018年的玩法暂未可知,可能在资金支持力度方面有所减缓)
实施制造业“双创”专项,支持一批制造业“双创”示范平台;(评:强烈建议将制造业“双创”与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工业app开发、智能制造创新创业进行协同,发挥资源聚合、有效利用等方面的优势)
推动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指导性文件,鼓励发展共享经济;(评:随时互联网和移动化联网的普及,个人社会生活方面的数据量暴涨,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字经济增长量非常可观。国内诸多机构发布了数字经济报告,包括中国信通院、腾讯研究院及财新智库等)
深入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大力发展工业大数据;(评:习大大对于大数据的讲话,激发了业界的兴奋,2013年-2015年,大数据产业及新创公司萌芽并崛起,资本助力是离不开的。最新的景象是,2018年开始,商业大数据和工业大数据将“并驾齐驱”。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业领域为大数据为工业创造价值之路依旧漫漫。)
(评:质量和品牌,“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017年,工信部专门发文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工作通知,并首次设立5月10日“中国品牌日”,工信部苗圩部长号召“将每一天都当作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