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做一个品牌,首先要把产品做好,把产品和用户沟通和体验沟通的主轴线形成一个核心...好产品包括产品前期的策划研究,后面的传播推广包装,整个软的硬的产品相关的轴线都是工业设计,这样的话,产品才能支撑这个品牌,最终形成的是品牌的支撑。
”
9月27日,“清华国际艺术与科学学术月”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揭牌论坛活动,在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9号楼举行。活动上,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东方麦田创始人及设计总监刘诗锋讲述了对于设计管理体系以及价值体系如何搭建的理解。
东方麦田创意机构创立于2003年,广东省最具规模的设计创新机构之一,广东省工业设计示范企业,顺德龙腾企业。迄今累计完成设计项目1000多项,专利近700个,是一家集策略研究,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品牌策划、产品推广、商业展示、创新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意机构。
(以下为演讲视频,请在wifi下观看)
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
演讲主题:《提升设计价值的能见度》
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文字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为方便阅读,内容为第一人称
演讲内容分为三章,此为第一章
石振宇老师是我特别尊重的一个设计师,石老师刚才讲的很多是匠心的精神和设计研究。
我是经营一家设计公司,基本上是做项目管理,跟企业打交道。所以我站在我自己这十多年的经验里面,讲讲在设计服务、项目管理方面的一些体会。
我讲的题目是《提升设计价值的能见度》。
现在的话,整个中国对设计的认知度非常高,但实际上,到底真正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样更大的价值?包括我们作为设计服务公司,跟甲方企业,包括企业内部的设计师跟企业主之间,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沟通的问题,理解的问题。
所以我以这个题目来讲讲,工业设计的一些系统价值,以及怎么样提升这种沟通的一种方式。
1
设计行业现状
先讲一个现象,这是我们现在普遍的现象,现在稍微有好转,但是相对来讲还是一样的。无论是甲方乙方,或者说企业内部设计师,经常跟企业的领导存在一些误解。
设计师还是比较自我一点,喜欢去抱怨,所以通常设计师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对甲方、领导可能会有一些小气、保守、不敢设计。
十年前我自己在想,想通了改变以后,我们才能做到现在。我觉得那种想法是很狭隘的。
因为我们很多设计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设计价值,极少会思考我们的设计职业,作为一个服务商或者企业内的一个岗位,到底对企业来讲,它应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是我们要反思的事情。不了解的时候就只能抱怨。
“
其实我们中国很多设计师,但真正能懂品牌,懂营销,能够把设计产品的整个流程整个环节都接触和深入的人是极少的。
”
所以说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跟我们的甲方和我们领导去沟通,在营销、品牌、制造、经营方面的一种沟通,那我们的价值很难体现出来,他们也不知道你的价值。
我们设计师要站在企业,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一些和产品相关的问题,比如说:风险如何控制?成本如何降低?如何形成销售?如何促进品牌的成长?这些其实都是需要我们设计师去思考。
同样反过来,在企业主那边,对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师,也经常会有这样一些看法。
这个也能理解的,为什么?
其实很多的企业,包括一些管理者,他们也在尝试很多东西,可能只是非常浅层。中国真正系统来做设计的企业不多,他们对系统设计的价值认知有很大偏差。
并且,很多企业主有传统的思想:他(企业主)出钱,他就要有话语权,所以他很难真正的尊重设计师。那么这样,对我们的整个评审也成大问题。
在这样的现状下,我觉得要通过我们自己的一些改变来提升我们的设计价值能见度,来改善沟通。
中国现在的工业设计发展得很快,企业成长也快,但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一是制造业企业通常到了瓶颈以后,很难再成长。我们公司在顺德,在我们周边有很多这种中型企业,做了十年八年之后成长不起来了。
同样,中国的设计公司做的比较大很少。据我了解,100个设计公司,可能全国没超过5个大公司。
设计师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但除非像石老师这种地位,他才很有话语权的,大部分设计师其实做的是比较苦逼的东西,这也是一个现象。
总的来讲,虽然相互有价值的潜在需求,但因为沟通不畅,理解不到位,造成现在中国这样一个现状,设计公司也长不大,企业也很难做大。
2
设计师的价值何在?
设计价值,我们应该重新反思一下。作为设计师、设计公司来讲,我们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把我们的价值传递出去。
作为工业设计,除了把产品更美观、提高利润的一些浅显理解,是不是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有个叫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工业设计,为什么这么叫?因为中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我们的制造企业整个系统是不完整的。
中国绝大部分制造企业内部创新管理体系是远远不如欧美的公司,他们的企业早就帮设计师把前面的工作做好了。所以在欧美的设计师也许他只需要做一个点工作就可以了。
中国不是的,我们面对的很多是一些不成熟的企业,所以我们要思考的维度可能更大,所以叫当代语境下的设计,再过十年也许会改变。
所以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话题下去想,其实设计最终是为什么?设计首先做好产品,好产品是企业营销的利益点,企业营销上去以后,好产品最终形成一个品牌。
所以现在中国的商业环境里面已经面临一个巨大的风口,原来叫企业的转型升级,其实最终的目的,中国未来十年最需要的东西是真的品牌,所有的设计经营,最后目的都是成为成熟的品牌。
中国有很多知名公司,比如美的,2100多亿的产值,美的董事长方洪波也讲,美的就是厂牌,不是品牌。
中国的真正用户品牌是非常稀缺的,在国际上挂名的品牌也很少,我们会看到日本欧洲美国有很多公司也许不大,但是在某个行业里面做的非常厉害,然后有自己的话语权,这才是真正的用户品牌。
所以我们从企业经营角度,工业设计最终是要成为产品创新,解决品牌问题。
3
用户品牌的打造
未来应该是中国用户品牌群起的十年。
用户品牌是指什么?
一个东西出来之后,我就想买这个东西。那为什么说美的是厂牌呢?因为买电饭煲、电风扇的时候,很少人去商场之前就想买一个美的的产品,大部分用户的购买行为是这样的,去商场看了,发现没有更好的,听说过美的是个不错的牌子,价格也不高,所以就买了。这是完全两个概念。
所以,真正的用户品牌是我们所有商业活动或者未来大众企业的一个终极目标。中国原来是制造,然后形成厂牌,未来十年就是很多用户品牌群起的时代。
那么品牌怎么做?30年前的时候,有一些广告,比如说“农村、农村,质量取胜”,这个是我刚毕业的时候听到的广告,那个时候在中央电视台十台播一个广告,一句话大家全部记住。
但时代完全变了,现在纯粹用钱去砸广告来做几个品牌,几乎不可能,除非你有足够多的钱。所以发现,其实最近五年,国内的4a公司做品牌的,日子也是非常难过,因为原来的套路不好使。
所以,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想砸出品牌来,很难。
真正的品牌应该是从底层往上构建起来的,也要通过产品的体验和沟通体验,形成用户对这个事物的认知,才能形成品牌。
所以企业做一个品牌,首先要把产品做好,把产品和用户沟通和体验沟通的主轴线形成一个核心。
最近几年,我跟一些客户在做服务的时候,我们公司是做整体的策划,包括品牌,通常我跟他们讲16个字,这16个字就是形成一个支撑现代企业竞争力,做产品、做沟通、做品牌的主线。
什么意思?“用户聚焦、爆品极致”这两个词比较容易理解,“产品成熟、传播穿透”可能不太了解。
产品成熟,不一定要成为专家,但至少要入行,入行这个词听起来很简单,其实不容易。我接触到很多技术总工、营销总监,他们都很牛逼的,跟我说做了十几年,跟我说怎么赚钱容易,但是这些人,我说句实话,中国大部分企业的人,你如果真的问他几个系统性的问题,比如说这个行业目前到底什么问题?用户最大需求排序的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产品的策略什么?基本上答不出来。
这些人其实大部分做了十年,但我认为他没入行。
另外,他所有的信息在头脑里都是碎片化的,你跟他聊天基本上什么东西都知道一点,什么都看过,国内外也看了很多,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研究,数据化,没有用最笨的方法把一些像刚刚石老师讲的,把一些用户的需求研究,进行积累,做几个图分析,然后更新。
这个最笨的方法,很多人是不愿意做的。所以说难听点,很多人连入行都没有!
“
所以产品成熟,解决了产品,未来产品成本优良、性能稳定、制造效率高,还有包括迭代,平台化、技术化,这些能力是我们很多企业忽略的,这也是创新非常重要的一点。美的创新不是很强,但是产品方面做得非常好。
”
为什么叫产品研究?
其实这个研究是没有什么太多做技巧的,需要的是坚持和积累、科学的方法。
所以把产品做成熟了,然后再针对某些聚焦的用户,打造一些在功能体验方面有创新性的产品,其实前面三个做好就能出现一个好产品。好产品出来以后是不是最后能卖得好,是否成为爆款也不一定的。
也拿小米的例子,小米其实有很强的地方就是这个“互动”。最早小米做手机的时候,是跟用户发微博来互动,包括做的一些详情页,产品物料它做得非常透。
“
做传播系统,最好的是工业设计师,因为工业设计师是知道这个产品为什么这么做的,这样才能推广好它,很多公司把这个产品弄出来后其他的人负责,他连产品都不懂,能推广好这个产品吗?沟通不好,也形成不了品牌,形成不了销售。
”
所以,工业设计真正对企业经营的价值是怎么穿透下去。那价值落在哪里,这个都是应该思考的基础问题,也应该是工业设计师做的事情。
现在企业面临很多各种各样的冲击,其实企业的本质是没有变过的,都是三个逻辑,好的产品,让你的好产品传播出去,让人认可你的产品,把传播做到位。
现在很多分享模式、电商也好,其实这些都只是工具。很多企业把工具当成目的,转型搞来搞去也搞不好,最终回到本质上把产品做好。
我们常跟企业主讲的一个话题,要回到一个以产品价格为主和经营思维,把这四个过程做透做到位,基本上就形成了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设计师的服务价值,这是我对广义的工业设计和我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价值理解。
这是我们公司广告话:广义的工业设计,它是融合产品创新和品牌战略的价值倍增器,而绝对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产品的理解。
作为一个好产品,产品周期,包括产品前期的策划研究,后面的传播推广包装,整个软的硬的产品相关的轴线都是工业设计,这样的话,产品才能支撑这个品牌,最终形成的是品牌的支撑。
▲另一个模型
▲东方麦田的一个服务
未完待续...
编辑版式、文字整理:情报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