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越来越受人重视,即使在农村,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提高。这次被移交到平湖法院的一起案子,就是因为村民的举报被破获的。一名男子在没有办理任何证照,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的情况下,私下里制作豆制品售卖,结果被人举报了。
网络配图
来自安徽的男子毛某,今年已经50多岁,原本在其他地方打工,但因为觉得太辛苦,而且收入不高,便辞了职。辞职之后没事可做,毛某就想到了自己干。
毛某有一手制作豆制品的手艺,这手艺是在老家学的,由于以前做了好几年,所以技术很不错。毛某也知道,如果想办个体户营业执照的话,做食品生产行业需要多项证照,他嫌办理起来太麻烦,就打算偷偷做。
去年1月底,毛某来到平湖新仓,在乡下找了一阵,找到了一个靠近金山的小村子。毛某之所以找这样偏僻的地方,就是想着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不会找过来。
去年2月1日,毛某正式租下了一幢房子,楼上住人,楼下放着生产设备。他还对房间进行了功能划分,一间用于制作加工,一间放原材料,还有一间进行油炸。为了省钱,毛某专门回老家安徽花了近5000元购买了生产设备。
制作豆制品需要用到黄豆,毛某就在周边收购黄豆。黄豆收购来已经是3月初了,他与妻子立即投入到豆制品的生产中。
毛某制作的豆制品从外形、成色上来看还是不错的。这些豆制品除了在当地销售之外,还卖到了金山等地。
毛某的生意挺好,尽管每天需要很早起床干活,但看到生产的豆制品很快就能卖完,他和妻子非常高兴。他们计算着,按照这样的产量与收成,房租、设备等成本投入,很快就能收回来。
只是,毛某不曾想到,自己在这么偏僻的小村子里生产豆制品,也会引来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原来,他们的生产经营行为引起了周边村民的怀疑,有村民甚至来到现场偷偷查看,结果发现毛某属于无证经营,于是就有村民报了警。
面对执法人员,毛某承认了自己无证经营的事实。此时成本还没有收回,却要受到较大金额的处罚。(文中人物系化名)来源:南湖晚报
从不在菜场小摊买头制品
菜场里的油豆腐吃起来也有股发霉的味道,现在大多数都这样没有好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