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的都市旅游何时才能亮出响亮的名片
原创:麦芒
也许长年在外奔波的九江人,会遭遇这样一种尴尬,告诉别人你是九江人时,他不知道九江在哪,但当你说出是在庐山脚下时,他却说知道了。为什么有许多人到庐山都游玩过了,却不愿到九江城区来住上一宿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九江没有亮出自己的名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九江还没有打造出自己都市旅游响亮的名片。
1980年上映的《庐山恋》掀开了庐山的“红盖头”,使庐山的旅游业曾一度是那样的火暴,让“三山五岳”羡慕不已。现在再和别人比,已让九江人感到汗颜了,真是"起了个早床,却赶了个晚集"。同时有着“中国魅力城市”殊荣的九江市和荣获“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的庐山,相隔仅30公里,但“市”与“山”却没有“相映红”,就好象分家过日子的俩姑嫂,各怀心思、劲总是拧不到一起,这或许正是九江旅游业相对滞后、九江没有名气的原因之一。
2000年10月,世界大都市年会在广州举行,会员是五大洲100万人口以上的66个城市,这是该组织首次在我国举行关于城市管理发展的研究会议,其中心的一个议题是:什么样的城市最适合居住?
——日本福冈市国际部长福本隆之认为:要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古代遗址和近代建筑保存完整,坐半个小时可以看到山、河流或者海洋,附近的土地要有丰富的生产,可以得到海洋或者江湖里收获的食品。附近有能够提供市民休闲或者娱乐的场所、设施,在我看来是最理想的城市。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市长史密斯认为:人口并不需要太多,交通不拥挤,楼层不要太高,着力保护环境,但城市的空间要比较大,尤其是对历史的保护比较完整,社会治安好,有安全感,有许多公园和有地方供休息、运动、玩耍。
——古巴哈瓦那市副市长罗伯托.阿维拉认为:首先要提供给人们基本的水、电、气等生活需求,满足吃、喝、住和提供对未来的希望。城市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关键是提供给人们受教育的机会,营造出和谐的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城市氛围尤为重要,要按照建设给旅游者的标准来建设给普通市民,也就是说,旅游者的标准就是市民的标准。
当我阅读到以上资料时,我心里的兴奋就象钱塘江潮般的在涌动,我们生活居住的九江,不就具备了上面的诸多外部条件吗?
依长江而立的浔阳古城,外围有庐山,石钟山、鄱阳湖、庐山西海等著名的旅游景区,城中有浔阳楼,琵琶亭、能仁寺,抗洪广场等不可胜数的人文景点,甘棠、南门两湖嵌在城的中心,宛若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青山绿水相依、绿化浑然天成,再加上政府历年来投入修建的一大批公用绿地、公园、休闲场所和精品雕塑已将浔阳古城装扮的分外美丽了。为什么到庐山旅游的人就常会下山后直奔南昌去了呢?而有了“南昌的庐山”一说?咋的在这里“拜天地”,却到别地去“入洞房”了呢?
这也许就是九江人那种“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僵化思想和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造成的。没有花大力气地去宣传九江、宣传庐山;没有尽快地整合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挖掘九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构建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格局;没有尽快地把握城市化发展的机遇,抓紧实施城市品牌战略,为发展大商贸、大旅游产业集群制定出符合九江现状与市场发展要求的空间构想。
城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同时城市又是最大的国有资产,要把九江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大九江的环境建设。一方面要全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塑造文明城市的形象,不断改善交通、治安、市容、环保、卫生等环境秩序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基础建设和文化旅游建设方面的投入,依托八里湖大力发展体育、娱乐等水上项目;继续在城乡结合部建设一批“农艺公园”,使鱼塘林果连成一片,村舍绿树参差,花架长廊藤蔓攀援,鸡鸣鸟啼相闻,并实施灯饰工程,亮化环境,形成华灯齐放,霓虹闪烁的城市夜景,让城乡景色自然融为一体,使文物古迹、小品亭廊与绿化、亮化交相辉映,全方位地推进,多样性地展示,全力地营造江南独树魅力的生态人居名城。
一般来说,旅游者都喜欢走进城市中最朴实的地方,最接近人性,最能够感受到一方风土人情的地方,而在九江目前的“都市旅游”中,却显得很是薄弱,在经营“都市旅游”上没有做足文章,可以说九江的“市井文化”和“浔阳风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展现。而在每年的黄金周期间,周边县区的旅游景点热闹非凡,但在九江市区的“都市旅游”却很平淡的现象已经相对突出,如不采取相应的对策,中心城区的旅游,将难以在全市旅游发展的大格局中体现出中心作用,甚至,被边缘化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九江在加快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变,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优美的环境一方面能开阔人的视野,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现代化,引向未来;另一方面,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城市环境又给人一感染、熏陶和塑造,能引导市民克服不良习惯,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境界。对艺术家来说,他的审美情趣决定了其作品成就的高低,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决策者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形象和风范。我们怎样去合理规划,优化配置、包装,把历史文化与风俗民情有机融合,打造山水文化休闲之都,使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浑然一体。一是要打造沿江的滨江路风景带,突出气势磅礴的自然特色与丰富人文内涵的有机融合,强调九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是要突出环甘棠、南门二湖的风光带,突出钟灵毓秀的自然特色与风俗民情的天人合一,强调市民的参与性及和谐热闹的时代气息;三是要建设八里湖娱乐带,一方面争取吸引国家水上体育运动中心到此落户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开发水上娱乐项目,到九江旅游缺了水的娱乐,会少了许多趣味的。同时,还可以展开通过“品山、品水、品史、品人生"为主题的旅游文体节来丰富九江城市的文化内涵,并注重对市区街道景观的改造,突出色彩与造型、亮化与绿化的丰富性。在城市建筑结构上,要注意把地方风貌特色融入现代化风格和气息中,整治十里河,龙开河道,使历史文化景观与时代新潮和谐统一。给人一个赏心悦目、既舒适又人性化的、充满着诗意的生存空间。
每一次,当“中国九江,梦里水乡”那富有感染力的男中音在电视里响起的时候,我都会热血沸腾。浔阳古城依水而立,依水而兴,依水而名,有别的城市无法建设、打造的韵味,正是我们的特色与魅力所在。九江这座城市不必追求最大,但一定要追求自己独有的山水特色。
九江何以为大:或许将来的某一天,环庐山、八里湖建设的布局实现;大旅游、大物流、大工业、大商贸战略产业链已形成,经济有了大的发展;沙河、星子、湖口、瑞昌改制成区,构成了环庐山的城区群,庐山已成了我们名副其实的街心花园时是为大了。
九江何以为小:城市环境于人的精神状态,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把城市搞得亮一些、美一些、绿一些、干净一些、整齐一些、通畅一些,一句话,搞得更文明、现代化一些,这是城市最重要、最本质的内涵。使食、住、行、游、购、娱得到最大的满足、愉悦,于宁静中有热闹,于喧闹中感受到一份江南水乡婀娜秀美、慧中含媚的气质,“何陋(小)之有?”
“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九江精神,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在我们的决策者们能把CI理念引入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上来,依靠和放大九江得天独厚的优势,把目标、理念、行为融为一体,并引导全体市民自觉地参与,共同打造出九江都市旅游响亮的名片?
二00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旧文新读,颇有一番感悟,值得九江的政府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认真思索。
“中国九江,梦里水乡”,九江旅游加油!!!
如何冲刺旅游强省全国前十强 书记省长是这样说的
本报鹰潭讯(江西日报记者 刘勇)4月26日至27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鹰潭市龙虎山举行。省委书记强卫到会讲话,并为下一届大会主办地九江市授旗。强卫强调,全省旅游发展态势已兴、优势已显,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特别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重要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借势而为、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大旅游品牌效益、做大旅游集群效益、做大旅游综合效益,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奋力冲刺旅游强省全国前十强。
省长鹿心社讲话,省领导朱虹、龚建华、冯桃莲、孙菊生出席,副省长殷美根主持。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省委“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旅游接待人次连上台阶,旅游总收入大幅增长,旅游景区品牌创建实现突破,旅游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打造了旅游发展的“江西模式”,创造了旅游发展的“江西速度”。
强卫强调,当前,国内外对江西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绿色生态江西的美誉度越来越好。我们要抓住机遇,借势而上,进一步提升“江西风景独好”的品牌效益。重点要以“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为引领,统筹做好“悠”“秀”“绝”三篇文章,进一步提炼江西风景的特点,丰富“江西风景独好”的品牌内涵。要运用好赞美江西的千古名诗名篇进行营销,丰富“江西风景独好”文化内涵。要继续加强旅游形象营销,坚持政府、媒体、企业联手合作,善于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营销,善于运用巧妙创意扩大营销,精准营销,精细开发和培育市场。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当旅游推介大使,让我省旅游走向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
强卫强调,要始终坚持“抓点、连线、扩面、健体”的思路,促进旅游产业集群更好更快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业态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发展全域旅游,鼓励各地景区“抱团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培育旅游消费众筹平台、旅游众创空间、旅游创客基地。要坚持龙头带动,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合作共赢理念,培养、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要坚持服务推动,实现交通便捷化、设施人性化、要素个性化、服务智能化,大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捷、安全、舒适、文明的旅游环境。
强卫强调,旅游业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要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强化“旅游+”理念,着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坚持农业围绕旅游增价值、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服务业围绕旅游成规模的思路,推进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旅游+新型城镇化”,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突出规划引领,把旅游思维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着力推动“旅游+农村发展”,认真落实“乡村旅游提升年”的要求,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路径。
鹿心社指出,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是我省旅游产业转型的攻坚期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全省上下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着力创新旅游发展理念,着力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着力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全面做大旅游产业品牌效益、集群效益、综合效益,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坚定地向旅游强省迈进。
鹿心社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抓改革创新促转型发展,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发展模式转型,推进旅游科技、业态、产品、品牌、管理等全方位创新。要抓产业对接促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渗透性强、关联性强的特点,推动旅游+文化、旅游+信息、旅游+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与生态农业、工业遗存、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深度融合。要抓薄弱环节促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城市旅游、入境旅游,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不断补齐全域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中的短板。要抓旅游扶贫促共享发展,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加强专业指导、夯实发展基础、强化人员培训,促进旅游与扶贫的深度对接。要抓内涵建设促品质提升,以质量建设、品牌建设为引领,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鹿心社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大力推进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要强化规划引导,主动对接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精心编制好旅游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要强化政策引导,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支持旅游发展政策,加强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要强化考核督导,重点推动项目建设、政策落实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完善绩效考核和综合考评体系。
与会人员考察了鹰潭市重点旅游项目,感受到鹰潭“多极支撑、南呼北应、城景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态势。会议表彰了2015年度旅游强县和优秀旅游企业。鹰潭市等5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九江市对举办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作了承诺发言。
用感性代替理性,用同情裹挟民意来要挟zf,强化了感情,却忽略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