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EI数据库署名单位的(Author Affiliation)研究现状

目前,已正式公开的有关署名单位与学术论文著作权研究的文献很多,李兴昌在其撰写的《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一书中提到机构名的规范表达应该是“一般的机关、团体、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名称,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全称,随后的表述方可用简称,简称也应是共知共用的,不能有歧义”。并且该文章进一步对署名的位置和格式做了要求:学术期刊中将署名置于题名下方,作者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工作单位地址包括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陕西,西安,710049”,而“西安交大图书馆咨询部,西安,710049”的表述 是不完整、不规范的署名单位格式。同时,笔者还发现国内基于《著作权法》的署名权方面以及针对高校及科研院所投稿署名单位规范化的研究。针对这样一个署名现状,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国内学术界对作者署名权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也凸显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规范其科研人员对期刊投稿时针对署名单位的中英文规范化要求的不足之处。这就导致同一单位的不同科研人员在投稿时提供的署名单位的中英文表达上形式多样,尤其是英文表达上差异最大。甚至还出现了同一单位的同一科研人员在针对不同期刊的投稿时署名单位的英文表达上形式多样,差异很大。例如,ei数据库检索中发现,仅西安交通大学的署名形式就有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jiaotong univ、xi an jiao tong univ、xjtu710049等。另外,从ei数据库录入信息的研究来看,ei数据库“采用计算机编排,它的著录项目完全遵照作者本人所提供的线索,许多比较明显的名称或地名错误,都将被一字不改地予以反映”。也就是说,ei数据库将完全遵照期刊的著录格式要求、作者的著录习惯等把相应署名单位映射到数据库中的相应单位字段,并进一步在数据库用户检索时,予以比对和显示。利用ei数据库检索时,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等拼写非规范化的问题就凸显出来。ei检索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
因此,笔者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着手开展了针对ei数据库中署名单位检索策略的研究。
备注:本文节选自:陈楠楠 - 《图书馆学刊》 - 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