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一方面仍然“参与者众”,另一方面,有关艺术品价格与价值的统一和回归、艺术品真伪鉴定等方面的声音也逐渐能够被听到。再加上这一年里不少艺术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也都波动调整、渐趋平稳,从不同侧面证明,艺术品市场变得更加理性了。
当然,对投资者而言,怎样买到保值、增值的艺术品才是最值得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喧嚣褪去、渐趋理性的艺术品市场行情中,该怎样才能买到“能赚钱”的艺术品呢?
1看不明白的不买
初入收藏市场的投资者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热门的艺术品自己大都不懂,也看不明白,买了怕上当,这该怎么办?是该听业内人士的,听圈内老资格藏家的?还是听专家学者的?其实,谁的话都能听,但都不能盲信。
收藏人士当中,但凡有点心得体会、藏品可圈可点、有所获利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自己玩的收藏有爱好、有钻研、有一定认识。随手拿出一个物件儿来,不说“可歌可泣”的收藏故事吧,最起码都能说出点前因后果、子丑寅卯来:哪位作者、作品时期、艺术特点、收藏价值……等等,不一而足。为什么?因为如果不能做到这样,就没办法玩好收藏。
说到底,想要判断作品真伪、价值、市场价格走向等情况,若是人云亦云,一定是没有“钱途”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说收藏市场有较高的门槛,需要投资者从兴趣出发,慢慢学习、摸索,掌握一定的收藏知识。而说到兴趣,要是你连欣赏自己买回来的作品也无法做到,又如何去相信这是一件会增值、保值的艺术品呢?
2大家都买的不买
当前,不管在楼市、股市,还是在艺术品市场,“买涨不买跌”被众多投资者奉为金科玉律。然而,追逐市场热点和找人气较旺的艺术家,真的是可靠有效的投资方法吗?
首先,从价格因素上来说,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就能够看出:过分炒作和追捧的作品,其价格一旦在短时间内拉高,后续的上涨潜力就会大幅下降,也容易出现回调的情况。事实上,在某一作者、某一门类的作品成为市场最热点之后,有经验的投资者往往就会转而寻找价值尚未被完全挖掘、有希望成为下一个热点的作品,避免成为“接盘侠”。
其次,追涨也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市场关注度和作品市场需求量太大的艺术家,更容易沦为造假集团的目标;再比如,如果作品被热捧是源自艺术家及其经纪人的大肆炒作,透支了艺术家本身的信誉和学术地位,那么其作品价格必然脱离实际的艺术价值,投资者追涨也很可能面临“套牢”的风险。
3流通困难的不买
对于艺术品的投资者来说,还一定要关注所买艺术品的市场流动性问题。通常,书画、瓷器这种大门类的艺术收藏品受众广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会有不小的市场;反过来,一些小众收藏品的市场就逊色得多,即使是珍品也仅有部分小圈子里的人才真正愿意接手。
因此,投资者在考量艺术品升值潜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其未来的变现能力。无论是以藏养藏、还是投资获利,如果缺乏有效的变现途径,就很可能陷入“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投资收藏都有一定的风险。玉石收藏家与投资者们要把握时机,从兴趣出发,加深对艺术品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端正心态,做到理性对待玉石艺术品的收藏投资,才能锤炼出慧眼如炬的品鉴力与敏锐的投资嗅觉,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