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我是之前发表“请救救这里的老人吧!”的网友。十分感谢您们的回答,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再次我再次请问:下沈村有村民放弃了村里的宅基地,从而申请了联城镇的经济适用房,我们其他村民能不能同样享受呢??真的是迫切需要,希望联城街道能真心为民众解忧!
另外对上一帖子你的回复我做如下理解:
领导,感谢你的回复,说说我的观点吧。一,之前确实有过高山脱平,因为那要整村搬迁,一部分人不同意就没有落实,但是很多村民还是很想搬迁的。
二,之前搬迁因为要搬离到村外涉及到行政村的撤销,所以要整村搬离,但现在下沈村合并到坛峡村,能否在坛峡村范围内寻一规划地址,供愿意搬迁村民搬迁呢(如牵涉到村集体土地愿合理购买)?
三,村里虽然通了路, 但是对村民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啊,公共交通啥的也没有,村民都是老头老太也没车更不会开啊,所以还是非常不便的。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父母官,百姓生活靠你们的关爱,真正惠民政策才是最好的。当你们看到那些七八十岁老人时是否也会心头为之一动呢,哎,真心希望您们可以切身实地为下沈村百姓谋出路!
联城街道回复
2017-02-08 09:59
网友你好,感谢你对街道工作的关心!
1、根据整村搬迁的政策,需要下沈村所有村民的同意才能实现搬迁,目前下沈村有部分村民,没有搬迁意愿。
2、目前街道正在开展危旧房屋排查工作,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开展“治危拆违攻坚战”行动,及时排查危房,转移人员。
3、危旧房屋,可以按照正常程序向建设部门申请房屋修缮工作。
4、关于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具有丽水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镇常住居民户口,且实际居住一定年限的已婚家庭(含单身,下同)或年满35周岁的未婚者。(二)住房条件:无住房或现住房低于规定的家庭或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在2000年7月19日后通过赠与、分家析产、继承、拆迁、买卖等方式发生房屋权属转移造成无住房或低于规定面积标准的除外);未在丽水市范围内以行政划拨土地或集体土地的方式建过私房,房屋拆迁中未享受过有土安置;未领过建房费或购房补贴。(三)经济条件:低于市政府公布的年人均收入或家庭年均收入水平。
尊敬的领导,我是之前发表“请救救这里的老人吧!”的网友。十分感谢您们的回答,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再次我再次请问:下沈村有村民放弃了村里的宅基地,从而申请了联城镇的经济适用房,我们其他村民能不能同样享受呢??真的是迫切需要,希望联城街道能真心为民众解忧!
另外对上一帖子你的回复我做如下理解:
领导,感谢你的回复,说说我的观点吧。一,之前确实有过高山脱平,因为那要整村搬迁,一部分人不同意就没有落实,但是很多村民还是很想搬迁的。
二,之前搬迁因为要搬离到村外涉及到行政村的撤销,所以要整村搬离,但现在下沈村合并到坛峡村,能否在坛峡村范围内寻一规划地址,供愿意搬迁村民搬迁呢(如牵涉到村集体土地愿合理购买)?
三,村里虽然通了路, 但是对村民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啊,公共交通啥的也没有,村民都是老头老太也没车更不会开啊,所以还是非常不便的。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父母官,百姓生活靠你们的关爱,真正惠民政策才是最好的。当你们看到那些七八十岁老人时是否也会心头为之一动呢,哎,真心希望您们可以切身实地为下沈村百姓谋出路!
如果是你们的亲人住在那样的危房里你们心里安心吗,请换位思考下,而不是以应付的想法敷衍回答!
楼主,在现下中国,这种空巢村,真的多了去了。不过,龙泉的很多自然村,大都下山脱贫了。感觉莲都这方面,做得力度不够些。
在高山,交通不便是第一难题。青壮年全部出去了,老人若遇上点病痛,就不知怎么办。年前,我村有位老人从楼梯头滚落下来,昏厥了过去。还好他有老伴。帮他掐人中,顺气。听说呼救了二十多分钟,才有邻居听到,并帮忙打电话给他儿子。
住在山头,尤其是老年人,一切是不便哪。
是啊,照理说有了温州的危房前例应该会得到重视,但是如今的现状是不出事就不会有人管,出了事也就是马后炮。从小的看是一个村庄的搬迁安置问题,从大的看是整个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责任规避,与民众意愿背道而驰
下山脱贫也有很多现实的阻力,土地就是一个严重的制约,甚至已经实行下山脱贫的农合也还有许多遗留的问题未带解决,需要政府部门运用智慧努力,同时村民们也要改变观念。“下山”不是目的,“脱贫”才是重点,目前的中国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还要很长时期,人口流动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顺应解决发展的规律,既不能强制推行,也不能不闻不问。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广大农村人民的安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愿每个农户都能生活富足美满。
楼主,您好,您的帖文已转交给莲联城街道。
是啊,从宏观角度上说应该要社会利益最大化,讲白了就是:发展了开发了强制搬迁,不发展不开发就不管。。归根到底,除了社会利益最大化外还有政绩,效益影响。但是宏观都是对着大范围和长时间来说的,可能老人的生命也就那么些时日,等不起啊。总不能眼睁睁等着老人过世吧(虽然极端,但确实有这想法存在)。。从小的方面讲,民生才是基层的核心工作,居民村民的生活状况才是寻求方向。。
这是中国当前普遍性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长久的谋划和不断解决,如果真的是危房,楼主作为晚辈应该赶紧主动转移老人才是吧,怎么能等,即便实现下山搬迁毕竟需要一个过程。
楼主,你好,联城街道已受理你发的相关帖文。
现在的山头老村,危房那是多的很。它的主人,年青的出去读书打工开店。若有年长者就住在那,否则就空着。鲜少有人肯花时间和精力去修缮。大家宁愿能,攒点钱起来在城里买点小住房,也不愿在山头盖新房了。
是的是的,
是啊,我在城里有房子,把老人接下来,可是老人死活不愿意呆城里,觉得格格不入。目前还有几十号老人在上面呢,不止我一家呀,何况大部分村民在外头打工都居无定所,老人到哪都没有好的生活,哎,房屋乃家之基础,谁都想有像样点的房屋啊!
感谢你的回复,这样明显下沈村村民不符合条件,但是村里又有人申请到了,类似于以前旁边西贡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