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匠”、“水管家”、“电管家”、“门管家”、“安全监督员”……这些听上去十分有趣的名称都是一个个班级的岗位。在常规的班干部设置外,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属岗位,这种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正在秀洲实验小学推行。近日,记者与几位“岗位负责人”零距离交流,听他们讲述关于包干责任的故事。
只有成绩好才值得自豪?这种观点早就“OUT”(过时)了。对花花草草有研究、对水电管理很上心、对安全问题很关注……在秀洲实验小学,学生们身上的这些细碎的闪光点被充分挖掘,成为在班中上岗“竞聘”的筹码。
六年级学生姚城和谢轶晖是两位在学校小有名气的“小花匠”。“班级绿化角有瓜叶菊、凤梨、文竹、绿萝等植物,它们的日常养护就是我们的责任,每天浇两次水,还要经常让花草晒太阳。”两位“小花匠”告诉记者,这些植物都是同学们从家中搬来的,作为“小花匠”有责任好好养护,而“竞聘”岗位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家中都养了很多花草,在父母的影响下对植物非常感兴趣,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养护知识。
看上去很文静的五年级小姑娘于舒敏却有一个很威武的头衔——安全监督员。平时同学们之间打打闹闹、体育运动时的磕磕碰碰以及上下学过马路的安全问题都在她的管理范围内。“一般的小事情我会帮助协调解决,如果问题很严重就立即报告老师。”她说。
从去年秋季新学年开始,秀洲实验小学大力推行具有学校特色的“秀”文化,鼓励师生“秀”出风采、“秀”出自信。“人人都有岗位”正是“秀”文化影响下的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从一年级就开始试着推行,在三至五年级十分风靡。
据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吴志强介绍,在开学初,校长就亲自召集各班“岗位负责人”开会,赋予他们在各个领域的“管理权”,这些负责人并不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但他们对于自己的岗位都很有热情。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特长设置的岗位不是“终身制”,每学期都要重新“竞聘”上岗,形成良性竞争氛围,督促每位在岗学生兢兢业业地管理好各自的包干区。
来源:嘉兴日报
不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