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窑沿路“飙烟飞尘”近20年 汪墩乡村民叫苦多年依然如故,希望相关部门来叫停


国家早就发文逐步取缔粘土砖窑,可是,在都昌县汪墩乡依然有9座粘土砖窑还在烧制粘土砖,有的窑场已建成并连续烧了近20年。有村民向本报反映,这些砖窑多数就建在都蔡公路边上,离村庄远的不过300米,近的不足50米,每当砖窑烧砖时,难闻的气味随风飘进村民家里、粉尘散落在村民家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村民身体带来非常大的伤害。另集中取土烧砖势必对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
1 砖窑与民居仅一路之隔
上周末,本报暗访组前往都昌县汪墩乡了解情况。9时许,车过新桥地段,拨打报料人电话,询问粘土砖窑具体位置,可对方一改当时答应带我们去现场的承诺,借口说村里临时有事走动了,要中午才能回来。在电话中,该报料人告诉我们,粘土砖窑全部建在都蔡公路边上,离乡政府也不远,并提供了两位窑场老板的电话。
浔阳晚报记者一行理解报料人的顾虑,车速慢下来,分头观察公路两边,看路边是否有砖场。车快到汪墩乡地段,记者们发现公路两旁斜对面有两座砖窑,一座砖窑的烟囱上正飘着灰色的烟雾。记者下车来到该砖窑,扫视了一下整个窑场,约有5亩以上的面积,四址分别是:公路、村庄、民房、山峦。公路边上就是该窑场的存土区,堆了数十立方红土;离公路边上的村庄约100米;窑场上晾放着尚未烧制的粘土砖坯,正在冒烟的砖窑离几栋民居仅一路之隔。
在公路对面的另一座粘土砖窑,记者看到,此砖窑面积略大些,已上满砖坯,取土区显得有些空旷,但在砖窑旁停放着一台铲土车,没见到工作人员。有村民介绍,该窑场前一批砖坯进窑,马上又会重新取土制作砖坯。记者目测,此窑场离附近村庄直线距离约100米。
2 证件已过期窑场没环评
集中取土会破坏生态,这些砖窑直接向大气排放未经处理的气体和粉尘,当地村民深受其害。环保部门是否加强了监管,国土、安监、规划等监管部门及当地政府近20年对村民反映不会没听见?那么情况是怎样的呢?
记者先电话联系上一小型砖场老板刘某,对方电话中称,他家的窑场建的时间较短,规模也小,多次去相关部门办证,但都是无功而返,有些砖场尽管办了工商许可证、国土的开采许可证、安监的安全许可证等,但都早已过期了,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老百姓的反映也总是敷衍了事,但每年环保、安监、国土等部门,都会来收取一定数额的罚款。
记者在一黄姓砖场老板提供的证件上看到:“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范围为粘土露天开采、发证时间为2012年6月25日—2015年6月24日,在证件的下方注明了“必须年检”,发证机关为都昌县安全监督管理局;“采矿许可证”,开采矿种为砖瓦粘土,取土面积为每年0.5万立方米、范围为0.0217平方公里,许可时间为2013年11月29日—2014年11月29日,发证机关为都昌国土局。
记者问为何不去年检,对方说准备过段时间去。记者提出想看下环评证书,黄老板介绍,“我们这里的砖窑都没有进行环评,也没有证。但是每年都要交几千元以上的环保罚款。”记者要看罚款发票时,黄老板说:“都是自己家里的财产,又不要和别人算账,基本上不留收据。”
据报料人介绍,都昌县汪墩乡9座粘土砖窑坐落相对集中,多数是在用没有年检或年审的证件,还有的没有任何证件,基本上没有做过环评。对于该乡的这一现象,不知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会有怎样的说辞,本报将继续关注,并期待给当地村民一个说法。
与民居一路之隔的砖窑。

周围的居民肺是铁做的
长期如此 对呼吸道有很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