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黑竹沟当地乡名“斯豁”,即死亡之谷。“黑竹沟”为汉人定的名。由于黑竹沟藏有不少未解开的“谜”,当地彝汉人民把黑竹沟称之为南林区的“魔鬼三角洲”、“中国百慕大”。
黑竹沟地势雄险、景观绝妙、生态原始、物种珍稀、环境神奇,其森林景观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加之种种神奇的传说,使黑竹沟闻名于世。在沟内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坡上部地带,分布有以“天眼”、“船湖”、“杜鹃池”为代表的10余处高山海子,水面面积最大的约200亩,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构成了优美的风光。
黑竹沟,至今能亲临其境的旅游者甚少,由于媒体的披露,人们时有所闻,它以其新、奇、险的特点,吸引着为数众多的摄影家、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和各地喜欢极限户外探险的驴友深入其中探险揭秘。黑竹沟是一个非常适合专业型丛林探险的场所,环境复杂,虫蛇较多,建议很好的控制虫蛇防御,雨季特别注意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垃圾处理如果不能装背包带回,可以集中起来深埋处理。进入黑竹沟的人员应自觉报告景区管委会或616林场管护站,并获得进山许可证方可进入,可请求向导帮助你完成进山许可证的办理。低于三人不要进来,建议:4到8人,人多了容易丢!且队员身体素质要好。
探险前的准备:
个人装备:55升以上双肩背包1个,-10度睡袋1个,双人帐篷1个(2人共用),防潮垫1块,水壶,冲锋衣裤,快干衣裤,雪套,抓绒衣裤;排汗内衣,哨子,防风手套,高绑登山徒步鞋,军胶(备用),登山杖,羊毛袜子或厚长筒袜、头灯,防水火柴或打火机,饭盒。
公共物品:炉具、对讲机、地图、电池、刀具、垃圾袋、纸杯、筷子、登山绳。食品:高热量食品为主,巧克力以及肉类等,肉类尽量选择风干后的易于保存。 药品:消炎类,肠胃类,感冒类,跌打类,应急类药品。
注意事项:全体队员应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进退,小心行事,绝对服从向导指挥,须步步踩稳,谨防摔倒受伤。不要擅自冒险行动、离队。爱护当地环境,不破坏当地生态。保护野生动物、植物,不得捕杀或毁坏。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因为天气情况或者不可抗拒因素,领队有权利对行程进行适当的调整。
徒步常规路线:
成都-峨眉-峨边-611林场-2号营地-金字塔山、马鞍山主峰-狐狸坪-1号营地-古基河口-石门关-“川”字瀑布-曲梁沟-616林场
第一天:成都-乐山-峨边-611林场(约308公里)
从成都沿高速公路赴乐山,后前往峨边赴黑竹沟镇,住黑竹沟镇
第二天:黑竹沟镇-611林场-公路尽头(徒步28-32公里)
第三天:611公路尽头-神涛林-2号营地hb3650m
第四天:2号营地—杜鹃花海—马鞍山主峰—2号营地
第五天:2号营地-阴阳界-古基河口-石门关上方,徒步约22公里,经狐狸坪钻密林下坡到古基河口。
第六天:石门关上方-石门关-“川”字瀑布-石门关上方扎营地-616林场二工段-黑竹沟镇(徒步约30公里左右)
黑竹沟非常容易迷路,最好能找到当地向导带路安全系数相对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