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不足+终端缺失——柯桥垃圾分类无法实现的两大病因
今天早上,网友漫时光布艺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垃圾分类真的是很有必要但也很难开展起来。第一是民众没有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第二是民众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前者还好解决,后者就难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包装这样分别投放对不对。
从我的角度来看柯桥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引导不足,垃圾分类意识在市民中不够普及;
另一方面,垃圾处理终端也没能跟上脚步,市民分类投放了了垃圾,终端却还是一样焚烧或填埋,垃圾分类的意义就没有了。
两个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都需要反思。
确实很多人都没有垃圾分类的知识,拿着手中的垃圾不知道往哪边投,这个需要政府加大宣传。
这个也不仅仅是柯桥所面临的问题,整个中国的垃圾分类都没有做好。
我觉得先应该在学生中宣传垃圾分类,从学生做起,然后让学生再告诉家长应该怎么扔垃圾。
上一代人的习惯我看是改不了了,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重新开始。
首要还是要民众有自主性。。。其实现在报纸电视上还是有蛮多宣传的;
再者去考量政府社会什么的;政府不是社会主体,我们才是,比如E网,比如我们也可以发帖普及什么的啊。
很多地方放做好了分类垃圾箱,但是垃圾车来收却是一股脑都拉走不分类,让人很无语~建议在校园、机关、医院等地先开始搞垃圾分类,然后使用专门车辆分类收集、处理~等这部分了,其他的街面垃圾箱再慢慢铺开~现在后续流程都没跟上只管在界面上放很多垃圾分类的垃圾箱,有P用,只能给领导检查时看看的面子工程、形式主义!
但是终端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垃圾分类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让更多的人被动员起来,政府不是社会主体,但是从社会角色上来看,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是的,终端的问题不解决,垃圾分类的价值和意义难以体现。
主要是终端分类问题。
电视频道弄个公益频道,交通,卫生什么的,广而告之,别一头扎到钱眼里,有些奖品可以有企业或是公司赞助呀
嗯,不过我觉得类似于E网或者社会组织也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家一起推动社会进步。
蒋介石刚去台湾的那些年,全台湾垃圾遍地,旧中国怎么样,台湾就是怎么样。后来蒋经国上台,引入民主政治,死后把位置传给了外姓人李登辉,后来马英九接手的时候,台湾的民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90年代末的时候,台湾实行垃圾不落地运动,现在大陆人去台湾的时候,看到台湾的房子可能没上海、北京的漂亮,可是地上真的是很干净啊。垃圾工作能不能搞好,说到底是社会的体制问题,老百姓是不是具有主人翁意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爱惜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试问,谁还舍得把垃圾往地上扔呢。
个人觉得能做到把垃圾都扔到垃圾桶里、然后做到垃圾分类这事还有漫漫长路....
现在的国人连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都做不到,可怜又可悲。
私家车启动离开后,一堆垃圾,离刚才车子1---5米处就是垃圾桶,很多现象,又有小学旁边的车站,小学生吃过的零食,产生的垃圾随地可见,而垃圾桶就在旁边,素质怎么样,看看他们就知道了
不要不好的地方都扯制度,搞的以为这里去过台湾日韩的人没有一样,确实比大陆干净,但垃圾死角也有不少。你真以为那些白种人就天生有素质,全是靠罚款罚出来的。现在如果政府强化收集终端建设,加大处罚力度,不用10年,大部分地方就能做好。现在不少人的素质确实低下,电梯轿厢里都吐痰,不知道家里吐不吐,乱扔垃圾的抓到一次罚几千,马上就素质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