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怀有梦想,期待生活里的远方和诗意,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男孩。
高考虽然结束了,吴峰推着儿子仍然走在逐梦的路上。
领到准考证,怀揣无限期待。
他,是一位先天性脊髓膜膀出患者,重度残障,即腰部以下无知觉、大小便失控,生活不能自理。
他就是九江市一中高三(17)班的吴书宇,坐在轮椅上参加了今年高考的学生。吴书宇刚一出生的时候,在腰部就发现有一个小水泡,经医生检查,水泡是吴书宇的脊髓外流形成,医学上称之为“脊髓膜膀出”,导致神经器官畸形,属先天性脊柱裂,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为给吴书宇治病,父亲吴峰带着儿子辗转全国各地求医,北京的301、积水潭、天坛、协和医院,上海的瑞金、华山、长征医院,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医院基本上走遍了。但奇迹没有发生,吴峰为此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巨额外债。转眼间,吴书宇到了上学的年龄,像这样一个重度残障的孩子要想走进学校的教室,必定有重重困难。在给儿子取名“书宇”时,吴峰的寄托是希望儿子能够获得像宇宙一样浩瀚的知识,虽然身体残疾,却能够有尊严地活着。深知将要付出的艰辛,2003年,吴峰毅然背起儿子走进了学校。为此,吴峰专门辞掉工作,一心照顾儿子,全家人靠着妻子打工挣来的微薄工资和政府补贴过日子。
学习,是吴书宇点燃梦想、孕育希望的原动力。
生活、学习都在这间租来的十五、六个平方米左右的储藏室内,仅有的电器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洗衣机和电冰箱。
没有奔走的快乐,失去行走的自由,吴书宇想念母亲的时候就用手机与妈妈进行视频聊天。
一中的校园里,每天都会有这样一幕:推着轮椅车来到教学楼前,1.65米的吴峰然后弓着身子,把将近80公斤重的吴书宇扛在肩头上,行走在阶梯上,一步一步,稳稳向前,走上三楼。一天下来吴峰要往返五、六趟,利用课间时间帮吴书宇上厕所、换尿不湿、洗净身体。小的时候是背,大了以后是扛,这样的动作,吴峰风雨无阻重复了13年。
特殊的身体状况,意味着吴书宇的读书道路比常人更要艰辛无数,尿不湿是每天的必需品。
吴峰说:“只要儿子一直读下去,我就是他的腿。”
(记者 江跃城/文 欧阳海员/摄)
上帝关上你的这扇窗的同时会打开另外一扇窗
厚重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