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府”外墙一夜变白引关注 ,不少人大呼“无法接受”


粉刷前
粉刷后
杭州“秋水山庄”大门修缮事件本月初引发热议,这两天,绍兴的“吕府”外墙一夜变白,也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越城区西小河吕府一带,属于历史保护街区,周边建筑给人浓郁的历史厚重感。最近,从谢公桥至吕府一片建筑的外墙突然“改头换面”全部被“美白”。重新涂刷后,外墙的颜色一下子从古朴的灰黄变得明亮与现代,不少人大呼“无法接受”,有人甚至感叹“进了一个‘假胡同’”。
在大家的印象中,从谢公桥至吕府区域,167号至181号的居民住宅墙面灰黄斑驳,给人一种“岁月留痕”的韵味。从谢公桥一路走至吕府,发现居民楼已“改头换面”,外墙就跟“一键美白”似的,包括“吕府”外墙,全被涂成了白色。墙壁下还散落着已凝固的白色物体,可以判定刷完没多久。
这事早在一个星期前就被马先生看到了,他经常送孩子上学路过。墙壁刷白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历史保护街区刷白,他却觉得有些不妥。“这种历史街区有岁月痕迹,斑驳的外墙就是历史的见证。”马先生觉得,现在的外墙少了厚重感,走进街区感觉进了“假胡同”。市民陈先生也认为,绍兴有不少社区街道,像书圣故里、西小路社区、铁甲营社区等等,里面的建筑充满历史感,又带着绍兴特有的元素和气息,那是历史遗留下来、经过百年沉淀的风骨,无法模仿、无法复制,自然散发它的魅力。现在铁甲营社区把墙壁刷得白白的,一下子“覆盖”了几百年的历史,“这一刷,刷得文化都没有了。”
“墙壁白了,虽然美观,但丢失了味道。”昨天,一位游客接受采访时说,游绍兴是冲着绍兴千古名城而来,想看看充满历史感的古建筑,也能感受下岁月留给后人的礼物。如果看不到想看的东西,为啥还要大老远跑来。
为的是保护历史面貌?
吕府建筑群,是省内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明代古宅建筑群之一,属于国家级文保单位,平时游客络绎不绝。
好好的墙体为什么要刷白呢?
北海街道铁甲营社区主任陈丽萍解释说,这是应周边住户的多次要求。因“五水共治”推进需要清除所有的违法建筑,拆掉了新河弄西小河沿河居民墙外的车棚、水槽等。拆除后墙上留下很多难看的印迹,让原本斑驳的墙壁变得更加难看,街道就同意了居民的多次请求,帮助他们把外墙涂白。
“吕府门口,前来参观的游客较多,这样更加美观。”陈主任说,历史保护街区并不一定要破破烂烂的,在不破坏古迹的前提下适当的修缮可以让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最重要的是并没有对“吕府”建筑进行破坏。她提出,此次涂白只是对“吕府”门口外面的围墙粉刷了,而“吕府”属于文保的应该是里面的大厅,里面的围墙也没有粉刷。
对于这样的涂白,附近居民也纷纷表示赞同。“正因为平时参观的游客多,墙壁刷白后整体比较美观,这是好事啊。”一位居民说,外墙是上星期刚刷白的,很多年没动过,这次刷新也是提升环境。也有居民说,这样做并不是破坏而是保护,为的是更能体现这里的历史面貌。
“吕府”外墙的一夜白,让人想到了近期杭州的“秋水山庄”大门修缮事件。当时引发吐槽的,正是“秋水山庄”门楼被刷颜色十分鲜艳,与周边建筑的色彩相比显得突兀。
“这和杭州‘秋水山庄’类似,一个不慎很可能把绍兴最吸引人的元素抹掉,新并不代表美。”绍兴旅游集团有关人士说,西小河一带是古城中最宁静、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有些建筑“修旧如旧”需要谨慎,不能随便下手。该人士提出,从名城保护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和审美的眼光去修缮,否则后果也是无法挽回的。
然而该区域究竟能不能刷白、刷新?昨天,绍兴历史名城保护办有关人士表示,西小路新河弄一带是属于历史街区保护范围。根据相关保护条例,历史建筑是不允许刻划、涂污的。也就是说,历史街区的墙面应尽量保持原来的风貌,是不允许乱涂乱画的。但对于刷白、粉刷等,没有明确界限和规定。
“吕府”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周边建筑粉刷是否符合规定?市文物局相关人士介绍,对于“吕府”外墙刷白,前期他们也有过实地了解,主要是对违法拆除后墙面颜色出现明显色差才涂了一下。
“刷白墙壁与文物保护并没有冲突。”市文物局有关人士说,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前刷墙用的“搡石灰”已经很难找了,就像兰亭等景区的保养和恢复并不一定要用老式石灰,也要采用新工艺。他的想法是,这样一次刷白是好事:环境整治好了,违建也少了,修旧如旧也大致做到了。

真脑残,这么一整,丑爆了。

你们就不懂了吧,这样一失去古味,过段时间就有借口可以拆了

都是领导的面子工程,刷存在感

没有味道了

刷白而已,又不是大红大绿。

古建筑修缮太正常了,难道又脏又破就是美?就是所谓的历史厚重感?但是如何修复就是大学问了,如果是保护古建筑,就要做到修旧如旧,尽可能的做到原材料原工艺,如果原来是青砖黛瓦,你拆了改成混凝土加真石漆,我感觉就是对古建筑的巨大破坏,是伪造的假古董。
所以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不仅仅要保护古建筑的本体还要对其建筑的施工工艺和材料调配进行保护归档,以备以后修复。
我记得北京的四合院尤其是一些曾经高官显贵的官邸图纸本来都是有存档的,这都是最最珍贵的古建资料,但在哪个十年动荡年代一群毛都没长全的学生蛋子和一群目不识丁的土农民以四旧的借口把其毁于一旦。为以后古建修复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有人从垃圾箱里捡来一部分图纸私藏起来,改革开发以后成立了古建修复院,在四合院修缮上拥有了定价权。

吕老爷子还在的话,房子旧成这样子,也得请人来粉粉墙

淡定...淡定...站在不同的立场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市政府要有态度了。不能再让社区大妈这样搞下去了。看看周边县杰出古镇吧。

为了拆迁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照他们这样说,那些古董家具岂不是也可以重新刷漆?哈哈哈哈哈

二楼真相了

感觉还是陈旧的好,斑驳历史感很深,刷白了很恶心。

古建筑是要维护的,但是方法上还是要多听听不同意见的。

虽然整修是需要的,还是觉得有点丑和怪怪的。大妈的审美……

谢公桥也是谢灵运得名吗?

痢疾平干的好事

与其讨论这个还不如讨论如何把这个空闲多年的吕府怎么重新用起来更加有益!!!!!!!

这么大体量的绍兴特色建筑,如果开发起来真是无法想想。
没有钱啊~~

我有些奇怪,老的东西旧了是成了一种味道,但带来的弊端是破陋了,需要修吧。修了就开始挑三拣四的,个人真心看不惯。如果主人还在会任其老破吗?想必也会刷刷吧

失色失实

修也要被骂,不修也要被骂,难呀。

刷白好,挺赞?

说不能刷白的肯定没住过这种老房子。
江南这种潮湿天气,新刷的墙面过一两年就斑驳了,照样古色古香。
我小时候住那种台门的平房,家里一般都是隔几年就要粉刷一下墙壁,刷一次也就能新一年不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不是说说的。

就怕皇帝哪天来临幸,所以都得刷,皇帝下江南的排场真大,说实话,这届皇帝像乾隆。

麻痹,不刷说没人管,刷了又不好,你要怎样

现在的就喜欢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