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低油价带来的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稳产增效、推进稳健发展是采油厂管理的重要课题。第一采油厂以精细管理、降本增效为目标,坚持“管生产同时管成本”的原则,按照“总结、完善、优化、提升”的工作要求,经过对标找差、试点探索、推广实践,形成生产经营一体化精细对标管理模式,不断推进财务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预算执行态势持续向好,成本费用指标不断优化。
一、实施背景
原油生产是采油厂的核心工作,经营工作是评价生产组织是否有效,衡量各项资源在生产组织活动中是否得到合理地利用,是服务生产、保障生产、支撑生产的重要工作。生产与经营一体化体现的是生产与经营的相互渗透及互动,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产要靠经营去推动,经营要靠生产去保证,生产任务完不成,无法完成利润指标,经营管理跟不上,就会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可以促进原油生产与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从生产出发降控成本,提高预算资金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投入,是适应新形势下采油厂的发展必然需要。
二、基本思路
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是以“一个前提、两个优化,一项投入、两项提高”为主线,即以基层预算总额不变为前提,年初预算优化,过程成本优化,由基层将优化降控的预算资金自主用于投入安全生产急需项目,提高基层自主管理水平,提高经营工作对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三、主要做法
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由采油一厂财务资产科全面负责,机关各费用主管部门参与配合,制定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实施办法,理顺审批程序,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予基层自主经营管理权限,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1、实行年初预算调剂优化。在确保基层预算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向各基层单位下达“指导预算”,各作业区结合全年生产经营工作规划,自主优化调剂上报优化预算明细,调整预算指标,并经过一体化实施小组会审后上报,厂专项费用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务资产科备案,调动了作业区成本管理的能动性。
2、实行过程成本降控优化。在日常预算管理过程中,作业区结合生产动态变化,实时提出成本降控建议和成本置换实施项目,上报成本优化项目由厂主管部门和工艺技术部门论证会审后报财务资产科备案,作为专项费用结算考核的依据。于过程中进一步优化预算资金,提高预算与生产的切合率和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将有限的预算资金用到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点,夯实了生产安全管理基础。
(二)加强生产与经营相结合,建立成本降控新机制
1、推行三个“一起”的做法。坚持“管生产同时管成本”的原则,让“经营指标与生产指标一起下达,经营会议与生产会议一起召开,经营领导和生产领导一起决策”,把生产组织系统与经营管理系统相结合,使经营工作贯穿于生产组织的各个环节。
2、经营管理向前端延伸。以“成本中出问题,生产中找原因”为思路,经营管理人员通过预算执行结果分析,重点揭示和反映预算执行偏差和存在问题;生产技术人员结合生产现场管理,重点剖析造成偏差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施等方面存在问题,有效实现成本中出问题,生产中找原因。确保经营与生产现场沟通、相互促进,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改和优化措施,快捷有效的解决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灵活调剂使用预算资金。在日常生产组织过程中,立足于方案设计、措施结构、生产过程的优化,为成本有效投入筑牢基础。作业区结合生产现场,积极摸排论证成本优化项目,重点做好前期方案会审、投入产出和质量效益评价。对于一些投入小、见效快,简单易行,可自主实施,当年即能收回成本的小改造、小治理项目,采取“成本置换”的形式予以资金支持。于生产管理过程中“盘活”预算安排,“用活”预算资金,保障成本优化措施落实到实处。
(三)自主统筹优化资金,全力支持安全生产
基层通过年初预算调整优化和过程成本降控优化的资金,均由基层自主统筹实施。将优化降控的资金用于投资无法立项,或者生产急需项目,简化立项审批程序,提高整改时效,快捷高效的解决生产一线难点问题。用于增加自主管理费用指标,优先解决c类隐患治理、单井管线和站点短距离管线更换等日常生产管理现场问题,其次用于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还可用于快捷解决生产现场的小问题。如站点零星应急简易小工程劳务,可以就地雇佣当地老乡,就近购买水泥沙石等材料实施,后在税务局代开发票予以报销,既可以压缩费用(造价和施工管理费等),又可以灵活快捷处置,防止小病不治、酿成大患。
(四)设立经营工作专项奖励,加大考核兑现力度
通过员工薪酬系统,设立经营工作专项奖励,用于奖励降本增效及生产经营一体化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部门。主要评比对基本运行费指标优化2%以上的主要生产单位。并根据主要生产单位管理基本运行费规模,分abc类按照优化比例(降控金额/基本运行费总数≥2%)评比。其中,重点强调投入安全生产工作的资金不得低于总优化金额的70%,以提高预算资金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确保调动各单位开展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积极性,努力降控成本,自主统筹安排。
四、实施成效
生产工作与经营管理不断渗透融合、相互促进,使得采油厂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力保障,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也取得良好成效。
(一)基层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实施,下放了预算自主优化权限,扩大了自主调剂范围,自主管理费用指标得到及时补充,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从根本上将经营管理推向生产建设前端。各基层单位也不断地将工作职能从执行落实到自主管理转变,解决生产前段问题的资金、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随之不断提高。
(二)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实施,使基层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盘活”了预算安排,“用活”了预算资金。同原来的预算资金使用对比,目前预算资金与生产结合更紧密,解决现场问题更多,审批流程更方便,使用速度更快捷,有效提高了预算安排与生产现场的切合率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得到有力保障。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实施,增加隐患治理资金投入,2015年各单位自主优化费用735.74万元中,用于安全隐患治理的资金高达660.24万元,占总体优化费用的89.74%,通过成本资金治理的隐患数量和投入为历年最高。2016年预计同比2015年增加1500万元的基层自主费用,70%以上都将投入到管线更换与隐患治理,全力支撑和保障了安全生产工作。
(四)全员成本节约意识得到显著增强。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单位成本管控的积极性,从管生产到管党务的领导,从作业区机关到井组班站员工,都有了成本意识,都在算经济账,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全方位协同的运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