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以来,我市连续发生3起以“子女被绑架”为由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都是放暑假在家的学生,被骗金额达8万多元,幸亏警方及时介入,才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新型电信诈骗运用什么手段使人上当,其中有无破绽,有无办法防范?7月29日,记者采访办案民警,探究骗子行骗的三部曲。
第一步:使用改号软件 更改来电号码
7月19日8点30分,住在秀洲区金都佳苑的18岁学生小红(化名),在家中接到一女性电话,对方自称是电信局工作人员,称小红因在北京朝阳区办的一部电话欠费2860元,被电信局提起诉讼,并被检察院通缉。
接着,对方提供了电话号码,说是当地公安局的电话,让小红打过去询问有关情况。小红拨通电话后,接电话的人自称是北京朝阳区公安局“陆警官”。
小红将信将疑,便通过114查询,结果发现对方打来的电话号码确系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登记号码,遂对电话来源及对方身份深信不疑。警方提醒:电信诈骗中,骗子常常使用改号软件,任意篡改来电显示的号码,小红就是被这招骗了。
第二步:骗子提供网址 让你钻圈套
小红向“陆警官”询问有没有因电话欠费,被电信局起诉和检察院通缉的事,“陆警官”说有,上面已经对小红的案件立案侦查了,并提供了检察院的网址,让小红上网查看通缉令。
小红打开网站发现,在醒目的位置有她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和照片。
警方提醒:骗子会利用群众对公安、检察院、法院的信任,编造网页,发布虚假情况,让人产生恐慌,使你更容易上当。切记,如果真的发生此类案件,警方会电话联系你,一定会要求你到当地派出所当面做笔录,自称“警官”的人要求你网上查看,一定是诈骗行为。
第三步:诱骗兜圈子 居心骗钱财
随后,“陆警官”要求小红保持单线联系,并按照他的指示,将家中的现金、金器、首饰找出,典当后共计5万多元,存入新办的工商银行账户。
“陆警官”继而谎称,为了小红的资金安全,要求她将资金转移到他所提供的账户,还以办案为由,让小红按提供的身份证号码入住宾馆,进行电话录音。
当天,小红父母回到家,发现家中金器消失,怀疑被盗,便迅速报警。在警方勘查现场时,小红父母接到孩子被绑架的电话,要求赎金20万元,小红父母在电话中听到孩子的声音,并且对方对小红家中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小红父母对绑架一事深信不疑,在恐慌中要去汇款,被警方及时阻止。
当天傍晚6点,民警在市区某宾馆找到受害人。目前,警方正在追捕诈骗犯罪嫌疑人。
警方提醒:公安、检察院、法院侦办案件,不会电话询问当事人存款等隐私问题,侦办案件时,必须出具工作证件及相关法律文书,当面进行询问。(南湖晚报)
学生不应该如此无知
果断mark一下,回去再看。
S…………B
必须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