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老三江”话说绍兴三江村——村内的房屋何时所建?
三江村, 旧称三江所城,为抵抗和打击倭寇,明朝开国功臣汤和率众筑就,据历料记载,当时所城内驻扎着一千多名官兵,官兵职位世袭,边种地边守防练武,自给自足,城内所有住房就是营房,在那外患严重随时准备打仗的时代,房子也是建得相当粗糙的。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淋,翻建和人为破坏,明代房屋早己荡然无存,目前存在的老房屋,与所城并无必然的联系,审视三江村的老房屋,就是一个近代的民居村落,与绍兴的其它自然村相比,并不显得十分古老,当然,我这里不是说三江村拆迁可以把所有老房子一律拆除,这个要靠政府会同相关专家研究确定,我这里不妄加评论,我只是作为三江的村民谈一谈三江村房屋的历史。三江所城内的房屋,建造日期分为清朝盛世的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之后三个阶段。
清朝盛世的乾隆年间 目前存在最古老的一些房子是清朝盛世之时所建,这里有两个证据,一个是所城之南的南门姚自然村有一处台门——花台门(目前被政府似定为非法定的文保点),为什么要提这个台门?做工靠究啊!名气大大啊!相传是昌门外第一台门。据一位姚姓老人介绍,台门建于清乾隆年间,早年村民在花台门的大木柱之下发现了乾隆年间铸造的铜钱,相传房主人在建房时说过,我家的房子要造得别人买不起。天算不如人算,没人卖得起,后人可以拆了卖啊!(待续)
坐等听下面继续
所城内的北门头有个何家台门(现存),1964年我父亲花钱买下一楼两平房屋,1987年春节前我另建楼房搬离了老台门,我的祖上不是原住户,但原住户81岁的何老先生健在,他于今年9月底搬到了斗门镇坝里金安置小区,由孝顺的大女儿一家陪护,我今天早上还特地去拜访了他。他说他家祖上的何姓是原始住户,有家谱的,但家谱被其在外工作的儿子收藏了,我没得到一饱眼福。
晚上再续,外出办事去了
何老先生说:何家大台门建造约240多年,是他祖上建造的,我屈指一算也是乾隆年间。何家大台门内分二台门四合院和小台门四合院,二台门内现保存有垄糠间,垄糠是做酒要用到的,另一位88岁老人证实,建造该台门不仅仅是为了居住,主要是作为酒作坊做酒用的,西面楼房住人,平房做酒,文革时我父亲在院子里挖防空洞时,发现了很多破酒坛的碎片,这说明建造台门的主人并不是靠种地为生的,应该是办酒作坊和做生意致富的有钱人家,也应该是守城军士的后代,外患渐消,就安居乐业了。说这些似乎与守城的兵营关联不大,但我实在找不到守城官兵的兵营了。
何家台门还在,我明天去拍来上传。
这是何台门的大台门
何家台门外景
大台门进去笫二道台门,称为中台门。
上面的后三幅图是何家中台门的台门斗
民淸时期的做酒作坊间,第三幅图屋内是垄糠间,里面太黑,拍不淸楚。
台门内的新建房。
四合院西门座楼
用手机再传
我上楼了,有味道吧?
腑视四合院
起兴了,再发几张,最后一幅,酒缸与热水瓶
好了,手机没电了!
是否值得保留,政府说了算!专家说了算!记者说了算!网友说了算!老三江网友说了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