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朋友圈要求亲朋好友帮孩子拉帮投票, 投还是不投


7月24日上午,柯桥市民齐先生正在忙着工作,突然他的朋友打来电话,要求他发动所有亲朋好友为其小孩在微信上拉粉投票,并且要每天投上一票,直至活动结束。这样的要求,已是齐先生最近一周来接到的第4个请求了。
  “本身自己工作很忙,推却怕得罪朋友,配合的话又要费很多时间,真的很郁闷。”齐先生对记者说,他的一些朋友还每天定时来催他投票,搞得他特别烦心,而且他将投票信息转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时,还被数落了一番。
  记者走访时发现,和齐先生有同样烦恼的市民还真不少,都是因为接到太多的投票请求。投票的内容有超级萌宝评选、小艺术家评比、看谁最美、店家商业活动投票点赞等。采访了部分参与网络评比的市民,发现他们并没有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而是直奔主题,冲着奖金奖品证书而去。
  最近遇到一个疯狂的家庭,市民邹女士他们家的小孩才6岁,在最近一次“美纶决赛”中,全家所有成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为他们的小孩投票,并打起持久战,持续了一个月。
  在此过程中,他们和竞争对手是你追我赶,父母的朋友微信群里,一度全是发动投票的内容,一家人晚上所有的聊天内容也全部是网络投票,并时刻关注票数排名。最后他们总算取得了名次,获得了价值5000元的手机一部和水杯一个,以及获奖证书一本。
  “这个比赛过程孩子根本没有参与,全是家长间的人气比拼,这种发给孩子的荣誉证书含金量值得怀疑。”市区退休教师陈三强认为,全社会应倡导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的作风,借助网络搞一些不接地气的评比活动,会破坏社会风气,易导致浮夸风泛滥。
  “在社会生活丰富、人们精神焕发的新时代,各种比赛和秀场越来越多,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这本无可厚非。但不少活动,孩子参与,其家长发动亲朋好友大有利用互联网总动员的架势,形成一种气势凌驾社会的非主流的浮躁秀场现象。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人势比拼,一种互联网+的拔苗助长。”绍兴文理学院社会学教授夏国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究其原因是追名逐利、望子成龙的竞争心理使然,结果是比赛和秀场越来越浮躁,失去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及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孩子从中非但不能吸收到正能量,却易耳濡目染受到负面影响,对孩子成长十分不利。

本人也投过不下二十人看交情哈

看记者吃得比较空。这样的事情也写一篇文章来发表。难道没有其他可以写了吗??/要投就投,不想投么就不投.

一方面,骂娘,另一方面,投票。
我一般是拒绝的。给投过不会超过一只手。
要脸孔比屁股还要大的时候才给投。

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