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力在一家大型集团公司工作,刚开始做的是库房管理员,负责搬卸货物,清点库房。因为工作枯燥,不到半个月,他就坚持不下去了,想要离开。主管看他比较机灵,于是执意挽留他,并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职场就好比是高楼,大家按照工作能力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站在不同的楼层里。而职场里的人分为人力、人手、人才、人物。所谓人力,只需要你在工作中肯卖力气就足够了;而人手则需要你熟练掌握工作,能应付突发事件;人才则需要你头脑灵活,能够在工作中提出创造性的方案;而人物就需要八面玲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公司做出比较大的贡献。”
看刘威力听得很认真,主管又说道:“年轻人,你在职场第几层?每个公司就是一座大厦,你如果只是不停地在各个大厦之间穿梭,而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那你永远都只能在最下面的一层。”这番话对刘威力来说犹如当头棒喝。从那以后,刘威力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努力工作。
每天卸完货,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时间就在屋里看手机小说,而是在库房仔细清点产品,把各种产品的型号、数量、出货量、入货量都牢牢记在心里。这样一来,由于对库房的产品非常熟悉,取货时间大大缩短。来库房取货的工人们都对刘威力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很快,他的表现就传到了老板耳朵里,不久,老板就将刘威力调到办公室里,专门负责公司产品的保管和运输。这样一来,刘威力就从最初的“人力”变为了“人手”。
目前,在企业里像刘威力这样能安下心工作的员工少之又少,让企业老板们最痛苦和麻烦的事情,便是企业的优秀人才频繁跳槽的问题:从一线业务精英到总部技术骨干,从行政人事主管到财务审计专员,从“封疆大吏”到“总管诸侯”……似乎都在导演着一场跳槽和转行的风暴。而且,这股风暴似乎越演越烈。正如一位著名的企业老板所说:“为什么我们企业的优秀人才总想跳槽?为什么该走的不走,不该走的都走了?”优秀员工流失严重让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十分头疼,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怨天尤人,骂挖人的企业不地道,怨跳槽的员工没情谊,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是窝囊废,感叹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人才流动乱而无序,等等。殊不知,很多优秀员工跳槽的原因是来自于老板或管理者的否定。
某公司刚招进一位拥有五年经验的工程师,没几天,领导让他做一个方案,方案做出来后,领导觉得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于是给他提了些修改建议。刚开始的时候,这位工程师还听得很认真,但指出了三、四条之后,他产生了抵触的情绪,甚至和领导争辩起来:“我觉得自己的思路没有错,我以前在天南成功公司的时候就做过类似的方案,公司营业额整整翻了两倍。”他越说越激动,最后说了一句:“我想,我们的理念太不相同,我看我还是到别的公司去试试吧。”
面对管理者的否定,员工一般会有如下三种差劲的表现:首先是别人否定我,我也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对未来没有一点信心;其次是表面上接受,内心却一百个不认同:他懂什么,那些观念早就落伍了,我还是赶紧换个地方,找一个欣赏我的企业;三是像前面所说的那位拥有五年经验的工程师一样,当面辩驳,非要争出个你输我赢,你对我错来。
毕业后,张百峰到了深圳,因为是应届毕业生加上没有工作经验,他一次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一次,他到一家装修公司面试,又一次遭到了拒绝。最后在他再三的恳求下,老板最终答应让他留下来,但前提是必须熟悉电脑,因为公司都是无纸化办公。张百峰连忙称自己会用电脑。但没过几天,老板发现他对电脑只会个皮毛,于是就请他走人。换做一般人可能早就走了,可是张百峰却再次恳求老板让他留下来,只要让他学电脑,他可以每天负责打扫卫生。
老板最终答应了,但提出他必须打扫卫生间,包括刷马桶。张百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每天都把近七百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打扫得一尘不染,把卫生间、马桶刷得干干净净。等到一天的工作都做完后,他再简单吃几口饭,然后在一边看别人如何操作电脑。晚上等其他员工下班走了,他还在边看电脑书籍,边上机练习操作。熟悉电脑之后,他觉得自己缺乏建筑常识,所以就想到总工程师那里“学艺”。总工程师开始对他不理不睬,但他一点也不介意,时不时瞄准时机给对方端上一杯热茶。细心的他发现总工程师喜欢喝酒,于是又用自己不多的钱给总工程师买各种酒,还顺带一些下酒小菜。他的真诚最终打动了总工程师,于是不惜倾囊相授。
这一切都被老板看在眼里,之后他开始有意提拔张百峰,让他做设计师。得到提拔的张百峰更是干劲十足,在设计中总是能别出心裁,最终他的作品得到很多客户的认可,也为公司创造了不少收入。让老板想不到的是,张百峰当上了设计总监之时也是他宣布辞职之时。
原来,张百峰的职位是提上来了,但他的工资待遇却比同级员工低得多。他问过老板几次,但老板不是用话搪塞他,就推说没时间。后来干脆说出了不给他涨工资的理由:他是公司精心培养的。张百峰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
优秀员工常常跳槽而去,平庸的员工只会赖着不走。人才是一条欲望的河流,向着利益最大的方向流动。当优秀员工进入企业,一方面老板会给他一个相应的薪酬,并保持与企业内其他员工的平衡;另一方面,他将与老板成为一对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员工能力和欲望的膨胀,他会不断地、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向老板施加要求加薪的压力。优秀员工的欲望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但如果企业分配失衡,有失公允,老板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老板们的懊恼和叹息
时代春天公司设计副总监姜天伟递交了辞呈,人力资源总监郝艳希望与他做一次离职面谈,了解他离开公司的真实原因,以防更多人才流失。但姜天伟除了声称自己抵抗不住中百公司开出的优厚条件外,对于公司内部到底出现了什么状况只字不提。郝艳知道姜天伟是在敷衍她,感到万分沮丧。更让她气恼的是,挖走姜天伟的中百公司是时代春天公司的竞争对手。在过去的一年里,这家公司频频出手,把时代春天不少才华横溢的员工都挖走了。
第二天,郝艳向公司老板卢中辉汇报与姜天伟的离职面谈情况。当郝艳说姜天伟没有说出多少“秘密”时,卢中辉有些不解,他自认为公司对员工并不差,为何他们还会弃公司而去呢?郝艳安慰卢中辉说,说不定员工纷纷跳槽只是巧合,并不说明任何问题,可卢中辉依然忧心忡忡。最后,郝艳建议将今年的员工调查提前。
就在郝艳和卢中辉在办公室一筹莫展的时候,三位员工正在楼下的公司餐厅里就姜天伟离职一事窃窃私语。秦强明说自从上次公司竞标失败,姜天伟的心就已经不在这里了,因为他倾注心血的设计如今付之东流;周慧丽也替姜天伟抱不平,抱怨公司建筑销售总监张行健在投标发言时,没有充分展示姜天伟充满创意的设计;工程部另一位同事张应娜也这么认为,她说正是由于销售等部门的支持不力,才埋没了设计人员的创意,导致他们纷纷离开,周慧丽又补充说,对姜天伟来说,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晋升的机会,那些主管们离退休还早着呢,加上公司的组织结构本来就头重脚轻,他在这儿还怎么发展呢?
几个星期后,项目副总监李想向卢中辉汇报了有关张应娜的传言,说她可能步姜天伟的后尘,跳槽去中百公司。张应娜和姜天伟本来就彼此认可,姜天伟如果在中百给张应娜谋个职位也不是没有可能。李想告诉卢中辉,自己不能损失张应娜这名干将,因为她现在是一个大项目的顶梁柱。卢中辉对李想和郝艳两个人都很气恼,认为他们没有及早洞察员工流失的原因,也没有及时采取行动避免严重后果。最后,卢中辉决定亲自找张应娜谈话。
卢中辉与张应娜的谈话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张应娜否认了传言,但她承认姜天伟的离开令她很失落,因为这些年来姜天伟在工作中一直扮演着她导师的角色。很显然,张应娜并没有完全开诚布公,但她到底隐瞒了多少,卢中辉也无从得知。最后卢中辉做了一个令人很意外的决定:给张应娜升职。
其实,卢中辉早就料到自己的这个决定会让郝艳感到不舒服,但他没想到郝艳的反应会那么激烈。郝艳认为卢中辉破格提拔张应娜是不公平的,因为即使有空缺,也应该给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能让那些对公司忠心耿耿的人失去晋升的资格。然而,卢中辉却认为这是他在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策略,同时也让大家知道,公司会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张应娜事件几个星期后的一天,郝艳再次叩响了卢中辉办公室的门。她是来向卢中辉汇报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的。郝艳把那份密密麻麻绘满图表的报告递给卢中辉,说员工对在时代春天的工作总体还是相当满意的。不过,她也指出,深入研究下去,有些地方也需特别关注。有几位员工匿名反映项目经理这一级有太多冗员;还有一位员工提到“有些头头”一门心思拿大奖,根本不把预算当回事。有人觉得奖金不错。有人觉得奖金太少。有人抱怨奖金制度向年轻员工倾斜,而年轻员工却抱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当骨干员工不顾管理者的挽留,翩然而去;潜力员工不顾管理者的期待,悄然远去;甚至重点培养的员工,也不顾管理者的重托,撒手而去时,留给老板们无尽的懊恼和叹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优秀员工扔下老板撒手而去呢?
这其中有内外两个原因:外因一是求职高峰期诱使员工离职。每年的九、十月份,即是员工离职、求职的高峰期,所以在职场有“金九银十”之说。于是很多企业都集中在此时大量补充人员,因此,人员需求量较大,求职者在此时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大量的求职机会将会诱使员工勇敢地选择跳槽。外因二是企业互挖墙脚、唆使员工离职。很多企业为了在新的一年中有更好的发展,在春节前即开始着手挖同行或其他企业的墙脚,而员工一般在春节前不会离职,因为还有年终分红要拿,“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春节后,年终奖在手,一旦有更好的企业向员工们抛来橄榄枝,他们就会无所顾忌地选择跳槽。外因三是经不住诱惑迫使员工离职。一开始,员工也许没有离职的念头,但是,当看到别的员工跳槽成功,拿到较高的薪水、有更好的发展,或者员工身边亲近的人不断在其耳边鼓噪、施加压力时,便会不自觉地两相比较,如果觉得自己比跳槽成功的员工更有能力、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时,员工们则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跳槽。
影响优秀员工辞职的内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也是日积月累起来的,很难一下子概括出来,筛选出的重点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是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是否有好的企业文化,是否有好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企业的影响力。没有影响力的企业很难有号召力,而没有号召力的企业,自然也不会有强的凝聚力。世界名企诸如通用、微软等,每一家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国内众多优秀企业也同样如此,比如海尔文化、万科文化,它们都成为了求职者趋之若鹜的品牌文化。
二是管理者的领导风格。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工作情绪及工作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是少数员工感到不适应企业领导的管理风格,员工们还会进行自我调整,但如果是多数员工不适应,他们就不仅不会进行自我调整,还会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时间久了,就会对领导心生反感,也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找不到工作的成就感,则工作的乐趣就无从谈起。没有了乐趣的工作,无异是一种慢性自杀。
三是企业发展前景。一个不太笨的员工一般会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关注,更何况是优秀的员工。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才会有发展。企业前景暗淡,员工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而对企业没有信心的员工,选择离职是迟早的事。
四是企业薪酬水平。众多的求职者在谈到择业标准时基本上都会谈到工作得开心、大的发展空间、好的薪酬待遇这几个方面。不管你承认与否,薪酬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求职者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到年底,企业要总结,员工也要总结;企业要盘点收获,员工也要盘点收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将生存需求排在了首位。所以,企业只有具备了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才可能有效地留住员工。
实际上,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外因相对次要,也能很好地得以解决,而真正影响员工流动的关键因素还是内因,只有解决好了内因,才能有效防止和解决员工流动问题。
优秀员工离职的关键因素
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你就很可能受到过优秀员工跳槽的困扰:某天,那个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得力助手突然跳槽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那里,而你在这之前竟然一无所知。本以为永远不会抛弃你的人,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带着无辜的表情,轻松地奔赴新的天地去了……
明日辉煌公司是一家网络企业,老板孙振业正为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