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c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在grc技术发展的初期,由于其突出的物理性能,使得人们对grc材料给予了厚望。当时在grc材料中使用的是无碱玻璃纤维(e-glass),这种纤维原本是用于塑料制品,并且相当成功。但是由于水泥是一种碱性材料,不具备耐碱性能的无碱玻璃纤维长期处于水泥制品的碱性环境中,不断地被侵蚀,使得grc制品性能迅速下降,无法保证grc制品的耐久性及安全性。这一问题在当时严重制约了grc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喷射工艺是应用最早并且最多的制造grc制品的方法,包括手工喷射和自动喷射。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建筑研究院(bre)用此方法制造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不管是手工喷射还是机械喷射,喷射工艺都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操作人员和专用设备。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影响到grc制品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喷射工艺而言,玻璃纤维以二维乱向随机分布于水泥砂浆之中,纤维的有效利用率高,产品的各项物理性能也较好。
grc建筑装饰构件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是:自重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有的构件则需要考虑其他荷载。比如柱子往往由数截组成,下截的柱子就要承受上部柱子与柱头传递下来的荷载。再比如窗台线,可能须考虑人员户外擦玻璃时的荷载。
除了使用过程中的荷载外,grc构件脱膜、搬运、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荷载也要予以考虑。许多时候,这些荷载对于构件的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构件设计过程中,应当将各项荷载一一算出,并进行组合分析,确定最不利的组合作为设计荷载。尤其是大型构件、用于高层的构件和非厂家标准产品的构件须认真进行分析计算。
兰溪市三维艺术装饰构件有限公司
1377754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