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堆坛是个重体力活,一坛酒连坛带酒一般有35公斤,要提起来一坛坛地堆放好,还要堆到4层2米多高,一般人都吃不消。于是堆坛被业内称为黄酒业的千年大难题。现在好了,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研制的“堆坛助力机械手”,破解了这一难题。
昨天上午,记者在“女儿红”冬酿现场看到,一名工人正操作着“堆坛助力机械手”,将刚封装的酒坛堆向高处。“机械手”每次搬运两个酒坛,然后轻轻堆放到酒坛之上,其灵巧度如同人一样,拿酒坛时轻夹轻提,堆坛时精准轻放。
“就这么一个‘机器人’,能够承担起公司最繁重的堆坛体力活。”“女儿红”董事长胡建华指着“堆坛助力机械手”说,一般而言,一个壮劳力干堆坛的活,一天最多只能做3个小时,一天一个人最多只能堆800坛,而“机械手”可24小时不停歇,效率大为提高。往年公司堆坛,都要聘20多个专业的人来做,今年只要一两个人轮流操作机器就行了。公司今年冬酿的5万吨大坛酒,要全靠这个“机械手”出力了。
“黄酒堆坛,是千年老大难,难就难在把成千上万的酒坛堆放起来,这个体力活一般人根本吃不消。再说,愿意做这事的人越来越少,40岁以上的人也干不动这重体力活。”胡建华说,“为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和外地一家机械公司合作,通过两年多的研发,发明了‘堆坛助力机械手’。目前,我们正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
据介绍,近年来“女儿红”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特别是对洗坛、刷坛、糊坛、输坛等传统的手工活,全部实行了智能化,人力成本大减,效率大为提高。像管道输送酒,原本要200个人,现在只要两个人就够了。
“‘女儿红’研发了‘堆坛助力机械手’,解决了黄酒企业长期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技术创新激发了企业活力,值得点赞。”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理事长傅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科技创新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创新应解决好传统与现代需求的矛盾,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而绍兴黄酒企业在科技上不断创新,使“绍兴黄酒”焕发出新活力。
不实用的
行吊改一下不就行了么
女儿红也就骗骗外地人
我爸在绍兴黄酒集团公司做外包堆酒坛15年,全部是有人工手堆积的,现在居然有机器人堆酒坛真是不错啊。科技进步了
我爸也是呐
酒坛堆幢也是门技术活,堆不好,一倒一大片。个人觉得这是个噱头
小便,机器人和机械臂是不一样概念,麻烦小便回顾一下小学知识
没有好水那来好酒。现在有多少陈年酒是真的。光堆放的仓库要多少。有些广告也不用脑子想想
嘘头而已。
你是哪里人
这个有一部分是找工人不好找逼的 相对也是砸了一部分人的饭碗!不知道以后高度机械化以后,工人工作机会减少谁来消费这些工业品?
大量出售库存陈年加饭酒,量大优惠
没图话个JB呀?
这个用机器堆坛和用输送带送箱酒装车一样,节省了体力增加了时间,有一定的进步,但结果一样一样的结果啊。现在工人箱酒装车舍弃节省体力的输送带,反而采用叉车把整个垫仓板的箱酒叉到汽车里,再一箱一箱的重新在汽车里叠好,方便省事,也不累。
由于酒坛是不标准的,还有泥头也不标准的,如果是2个排列组合堆叠,涉及到平面平整度的问题。2个上下堆叠反倒容易平面平整度的问题。
我爸也是!
顶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