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200万粉丝的知名律师在微博上“谴责”下铺男孩不给换铺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换铺”的热议。
律师在微博上称,带两个孩子(六岁、半岁)坐火车回北京,买了两张上铺,上车后开始找人换下铺,找了4个人,才将两张上铺换成下铺。
第一个“大学生模样”男生:刚开始答应,后来又说,“我不换了,我的腿受过伤”。没换成。
第二个“像大学生”的男生:“我只要下铺”。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最后,跟两个女生换了下铺,且没补差价。
“换铺有感”被怼“道德绑架”
这位律师微博粉丝200万,最后将这段“难忘”的经历写在微博上——《火车换铺有感》。
微博结尾,律师说:“我们的问题解决了,谢谢两位好心的女孩。至于那两位男生,你们的做法也没错。只是有朝一日,你也会为人父,也有带着孩子出行的时候。希望你们不会遇到当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女孩~”
仔细品读律师“寄语”,对两位自愿换铺位的女生轻描淡写,对不愿换铺位的男生,虽然看似言辞温和,但更多的是在字里行间用阴阳怪气的口吻,表达了不满、埋怨。
律师带着两个孩子、买到两张上铺后,抱着“以己度人、以己律人”的心态,一定觉得“我带着孩子,找人换个下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你不换就是不道德的”。
在发文前,或许以为这次网友一定会站在“我带着孩子是弱者”这边。岂不知,彻底反转,遭到一边倒式的批评,让一场典型的“秀悲哀”变成了“受教育”。
在9月的开学季,买一张硬座的难度比春运好不了多少,十分有限的下铺更是一票难求。
很多人为买一张下铺,动用了各种手段和资源,行程确定比较早的,大都提前一个月开始抢票;行程确定比较晚的,通过注册抢票软件开会员、加价找代购、改时间、换班次、短途倒车等方法,好不容易抢到一张卧铺,难道你只要上下两张嘴皮一动,来一句“我带着孩子,不方便”,轻轻松松将它换走吗?
不换,就从道德的高度去谴责、去嘲讽,冷漠、不善良,搞“得到绑架”;换铺位,也没见得对那两个好心女孩有任何感激之情,反而变得理所当然,博文中一笔带过。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最基本的教养
相传,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孔子宁愿淋雨,也不愿向徒弟借伞,不让别人为难,才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国外有一个调侃美国哈佛法学院的段子:“事实对自己有利,就强调事实。法律对自己有利,就援引法律。道德对自己有利,就鼓吹道德。以上对自己都不利,就敲桌子。”
这位知名律师,应该对号入座了。
无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都不要搞道德绑架,不要用道德去逼迫别人献爱心,地球不会因为你是强者或者弱者,就会围着你转的。
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