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房地产到底怎么了?

2017可谓是中国房产发生历史巨变的一年。
据媒体报道,7月24日下午14:00,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幅租赁住房用地在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成交。两幅土地分别位于浦东张江和嘉定新城,采取“只租不售”模式,项目建成后,将至少提供1897套租赁住房房源。而竞得两幅地块的,均为国有企业。
这标志着上海新增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已全面启动。
两块土地的最后拍卖的楼面价分别为:张江地块方面,成交楼面单价为5569元/平方米;嘉定地块方面:成交楼面单价为5950元/平方米。
专家分析,把楼面价6000代入新的房屋成本公式,那么会得到成本大概是12000元。目前,在嘉定地块周边,出租一套90平米的大概需要4100元。按照这个计算,开发商通过房租收回成本只需要:21年!年化率收益率大概是4.5%左右。这个收益率已经可以让开发商活得很滋润了。
这周末,上海出台了被称为“一价清”的调控措施。
上海住建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一份与上海物价局联合签署,名为“关于加强商品住房及其附属地下车库(位)等设施销售监管的通知”的文件,对房地产销售提出了如下要求:
1、开发商卖房子、车位等附属设施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备案价销售,不得收取电商费、团购费、茶水费等其他任何价款或费用;
2、不得以捆绑搭售或者附加条件等限定方式,使购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价格。
3、房价、车位价格都需要向政府备案,定价不合理的,政府部门可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重新申报备案”。如果备案后需要调价,也需要政府部门同意。
4、商品房、车位等附属设施的销售都采取“价格承诺制”,要在销售现场明码标价(包括价格,以及价格有效期)、公示价格承诺书。
5、违反规定的开发商,一经查实,暂停网签资格,情节严重的降低直至取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并列入本市严重失信企业名单。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6、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什么意思?很简单,进一步堵塞漏洞,加强调控。不仅不给开发商留后路,也不给政府自己留后路。敢不敢出台“一价清”,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是不是真心调控房价的试金石。因为“一价清”不仅断了开发商的后路,也断了地方政府在调控中“暗中放水”的后路。
所以,上海的决绝是令人震惊的:这次出台“一价清”虽然不是第一家(此前重庆、西安等地有类似措施),但仍然堪称力度空前,可见上海要把房价真正摁下去的决心。
从去年开始,国家开始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及酝酿建立“长效机制”。刚开始,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楼市调控。但是,他们想错了。雄安新区的出现,是第一个重磅炸弹。今年4月份,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曾表示,雄安新区一定要考虑以建廉租房、公租房和单位自建房为主。随后,厦门开启了限售的先例,二三十个城市跟进。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追溯性限售”。也就是说,不仅仅新政颁布后买的商品房被限售,此前一两年买的也被限售。再往后,100%的自持项目开始在土地拍卖市场上出现,直到上海直接把转让的土地性质定位为“租赁住房”。
2017年的确是住房的历史性转折之年。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马云在杭州举行的全球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说到:过去8年内,中国的房价整体上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声:中国楼市调控政策不会反反复复、虎头蛇尾!
随即,广州楼市爆出消息!提出中国住房租赁史上可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条措施:租购同权!这意味着,在广州,只要是符合条件的租房人,未来也可与业主一样,其子女享有同等就近入学的权利。
房地产巨头不约而同的转型他们似乎预感到什么了
随着万科王石谢幕、仅仅过去半年,王首富就忘记了自己的小目标,将万达和万达旗下酒店一齐打包卖了。老王手里是真的没钱了?怎么一副卷铺盖走人的迹象?万达集团把酒店和文化旅游项目以631.7亿元人民币出售给融创中国,万达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家底”用这种“跳楼价”出售?其中原委众说纷纭。吃瓜群众能看到的,是不少开发商绷紧的资金链,或已勒住了自己的脖子,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潘石屹不再拿地开发新项目,而soho中国还在不断卖地。潘石屹认为,因为中国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大量的房子都在过剩,以后soho中国不会再拿地开发新项目,也基本不会收购改建。在业内,潘石屹被很多人视为是一个胆子比较小比较谨慎的人。
万科积极转型物流地产。7月14日下午,万科宣布:790亿“组团”收购新加坡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郁亮说了,之所以收购普洛斯,是因为万科要在物流地产领域完善布局,实行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普洛斯在中国38个城市拥有252个物流园。未来,万科或可借助普洛斯在物流、商业消费以及资产管理等领域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其实,万科这个做法并不突兀。今年3月下旬,正在各家房地产商卖房卖得手抽筋、赚钱赚的合不拢嘴的时候,万科已经先知先觉地宣告:准备迎接楼市下跌!
股灾之后,钱都进了楼市,如今金融严管下,不让炒房,保险姓保,互联网金融呵呵之后,资金该流向何处?过去十年,主要的上升通道或者说红利区,无非金融、地产、互联网三个方向,其特点都是宽松管制、野蛮生长、规模爆发。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
1、严控金融,去杠杆,盯死资产转移。
2、锁死地产,只能住不能投。
3、博眼球的野蛮手段不再能用,同时at的寡头格局已经形成。
4、新商业的浪潮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将渗透到各商业领域,新技术和新模式将层出不穷。
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将是投资和创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