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以来全国土地市场进入快速退烧阶段。多家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量价齐跌,土地平均溢价率降至年内最低,底价成交甚至流拍的土地数量明显增加,仅月日一天,北京、南京、重庆、成都等城市有多宗住宅用地底价成交,南京、合肥等热点城市都有流拍发生,月以来全国成交的土地中,底价成交的地块数量占比高达四成,土地市场降温明显。涿州铂悦山怎么样
继今年月出现楼市小阳春后,月开始,部分一二线城市热点城市土地市场快速升温,土地市场竞争激烈,数十家房企参与、上百轮竞价、“地王”、溢价率超过%的现象再现。从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也可看出,今年月至月,全国大中城市单月土地成交金额均在亿以上,溢价率也保持在两位数,月平均溢价率最高达.%。自月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成交均价均达到年内最高点后,土地市场开始降温,土地出让金、土地成交均价、平均溢价率持续下降。
至月份,土地市场快速退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月全国大中城市合计土地成交金额亿,环比下降%;成交土地均价.元/平方米,环比下降%;土地成交溢价率只有%,较月下降.个百分点,较月.%的最高点下降了近个百分点,创年内最低。与此同时,土地流拍数量明显增加,高达宗,为年内最多。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信息统计,仅月日一天,北京出让宗土地,其中宗住宅用地底价成交,宗商办用地溢价率仅为.%;南京出让宗综合用地(含住宅),其中宗底价成交,宗流拍;重庆主城区宗住宅用地分别以底价和%的溢价率成交;成都成交的宗宅地中,有宗底价成交。
对于月土地市场快速降温的原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月份开始,连续出台的包括信托贷款、海外发债在内的融资收紧政策,均对房企拿地造成了一定影响,月房企拿地明显减少,只有家企业拿地超过亿。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在当前融资紧张的环境下,房企整体拿地意愿并不强烈,月近三成百强房企未有土地入账,融创、中海等房企显著放缓投资脚步,融创单月拿地金额较前月均值下跌成左右,中海拿地金额仅有.亿元,相对于前个月平均超过亿元的土地投资来说几乎可忽略不计,还有多家企业月拿地金额不足亿元,单月拿地销售比更是低至.以下。
月以来,土地市场降温持续。从多城市土地成交情况来看,尽管仍有个别城市个别土地成交溢价率较高,但是大部分城市土地成交以底价成交为主,广州、成都、苏州、长沙等城市多宗(含住宅)土地均底价成交,其中,苏州月日出让宗综合用地,宗底价成交,宗终止交易;成都月日出让的宗综合用地(含住宅)全部底价成交;广州月日出让的宗综合用地(含住宅)均以底价成交。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月以来全国土地市场合计成交宗土地,平均溢价率只有%,其中,多达宗地是底价成交,占比高达%,刷新年内最高记录,只有宗地的溢价率超过%,溢价率超过%只有宗。
对于后续土地市场的走势,张大伟认为,融资政策收紧的背景下,月份热点城市的土地溢价率开始明显下调,如果政策持续,不排除后续土地市场流拍再次明显增加的可能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认为,受中央和地方“稳地价”政策的影响,尤其是银保监会等对信贷资金的严管,使得资金进入土地市场的难度有所增加,土地市场有所降温。当前稳地价的政策较多,包括拿地资金审核、设定涨停板、增加各类约束如配建租赁住房等。政策的“组合拳”将有助于打击炒地行为,进而创造更公平的拿地环境和稳定地价。预计月份宅地交易市场以降温为主要特征,尤其是考虑到房企当前资金压力开始增大,房企拿地会偏保守和趋于理性,后续住宅用地价格将进一步趋稳,这也有助于未来房价的稳定。
尽管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收紧,企业信托、海外融资渠道受限,难免会对土地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但是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现阶段土地市场并未重现去年下半年大范围流拍的局面,对房企而言,投资拿地上整体保持审慎的态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