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电台装有组成超短波通信电路所用的通信设备的中继或终端台、站(包括移动台),又称甚高频电台。工作频率为30~300mhz(工作波长为10~1m);工作在这一频段的手持机、背负式电台、甚高频接力机均属超短波电台。
历史
超短波电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较广泛。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超短波电台;从1952年起,陆续装备了国产的电子管超短波电台;1966年起开始使用晶体管调频制超短波电台系列。70年代生产了厚膜组件的超短波电台。从80年代起,研制生产了宽频段超短波调频电台。
定义
超短波(ultra-shortwave)亦称甚高频(vhf)波、米波(波长范围为1米至10米),频率从30兆赫至300m赫的无线电波,传插频带宽,短距离传播依靠电磁的辐射特性,用于电视广播和无线话筒传送音频信号,采用锐方向性的天线可补偿传输过程的衰减超短波电台是指工作波长为10~1米(频率为30~300兆赫)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严格地说,凡在此波段内工作的接力机、散射机和流星余迹通信设备等,也属于超短波电台。但通常指的是以地波或空间波视距传输的步谈机、便携式、车载(或机载、舰载)式电台。它主要由收发信机、天线和电源等部分组成。超短波电台可采用调幅、调频、单边带等调制制度,通常以调频制为主,其抗干扰性能优于调幅制和单边带制。
应用
陆军超短波电台主要用于战术分队进行近距离通信。根据电台的发射功率、天线形式和地形的不同,通信距离一般为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便携式超短波电台主要采用鞭形天线,发信机功率一般为数十毫瓦至二十瓦。车(含坦克)载移动通信时,通常需配数十瓦至上百瓦的功率放大器,才能达到原来的通信距离。固定使用时,可采用定向天线来增大通信距离。
海军超短波电台主要用于水面舰艇编队近距离通信和舰空通信,工作频率为数十兆赫,采用调频制,发射功率一般为数瓦至数十瓦,水面通信距离为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空军超短波电台主要用于地空指挥和空中编队通信,工作频率在100兆赫以上,采用调幅制,机载电台的发射功率一般为数瓦,地面电台为数瓦至数百瓦。地空通信距离随飞机的飞行高度而异,通常可达120~350公里。
超短波电台与短波电台相比,具有通信频带宽、容量大、信号稳定等优点,是近距离无线电通信广泛使用的主要装备。
发展趋势
军用超短波电台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低功耗宽频段的频率合成技术,进一步展宽频段,增加波道数;采用集成化、模块化器件,以达到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便于维修和提高可靠性;采用微处理机技术,提高调谐、检测、遥控等功能的自动化程度;采用扩频技术,提高抗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