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VS樊哙——“鸿门宴”两大主角与湖州的渊源


太史公司马迁在他的鸿篇巨制《史记》中,用如椽大笔给我们刻画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游侠刺客,一个个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正所谓同为谋臣风姿不同,同为武将却面目迥异。有人说,《史记》中写的最精彩的一章是《项羽本纪》,而《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更是千古绝唱。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叱吒风云,英雄盖世的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力挽狂澜,却被未建大功的刘邦乘虚入关,项羽勃然大怒。就在双方兵戎相见之时,刘邦自知理亏,去鸿门“谢罪”。鸿门宴上,波诡云谲,风浪迭起,“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一时间刀光剑影,风云突变。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刘邦手下参乘樊哙勇闯军帐,忠勇护主,最终使刘邦得以全身而退。
鸿门宴的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对此的评价也一直是众说纷纭。后世者往往把项羽的最终败亡归结于他的“妇人之仁”,以致错失良机。但是,项羽不杀刘邦,何尝不是基于他的英雄心理呢?固然他有性格上的缺陷,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项羽的智、仁、义、勇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项羽的悲剧命运才显得如此悲壮,让后人嘘唏不已。
在对鸿门宴的解读中,我们还发现,坦率重义、豪气干云的项羽,对于当时身份卑下而私闯军帐的樊哙,不仅不计较,反而酒肉款待。樊哙为救其主,敢做善当,可见其忠;生吃彘肩,卮酒复饮,斗胆直陈,可见其勇。忠勇皆备,堪称好汉。项羽壮之,正所谓“英雄惜英雄”。
而让我们感到庆幸和意外的是,恰恰是这两位楚汉英雄人物,都和我们湖州有不小的渊源,一直以来受到后世湖州人的景仰和纪念。他们在湖州这块土地上,还在持续上演一场另类的“鸿门宴”!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史记》记载,项羽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唐颜真卿在《项王庙碑阴述》中说得很清楚:“吴中,盖今之湖州也。”据专家考证,项羽起兵前后的许多活动都是在湖州进行的。
湖州与项羽有关的历史遗迹有五处:
一是霸王潭。位于湖州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相传霸王项羽曾在此饮水沐浴,并留下膝盖深印而得名。此潭直径1米左右,深约15厘米。石上流水间,一对巨大的膝盖印清晰可辨。潭前建有沐浴亭、枕流亭、茗香桥、精业桥和一尊高约2﹒6米的汉白玉石雕项羽全身像。顾渚山下还有霸王湖(水库)。
二是弁山上的遗迹。该山位于湖州城西北9公里,最高海拔521﹒5米,为项羽在江东时驻兵之地,山上有走马埒、饮马池、系马石等遗迹。唐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所作《石柱记》中,还有“项王庙”的记载,至今遗迹尚存。据旧志记载,项羽殁后,在湖、长一带被尊为“苍弁山神”、“卞山王”。
三是古代项王城。项羽在太湖南岸起义反秦后,为便于操练兵马,选中苕溪交汇处的江渚汇东北筑城屯军。地点即在今日爱山广场区域内,这里地势较高,高出城外三四米,俗称“高墩头”。据方志记载,该城周共1里367步,东西237步,南北136步,城墙高筑,四周开城壕,史称“项王城”,晋代修筑罗城(即湖州古城墙),项王城就被称为“子城”。子城曾在吴越国纳土归宋时奉旨拆毁,后历经千年,唯独留下现在的东城基。这段残存的古城墙现位于湖州市区步行街区。
四是奉胜门。湖州城北大桥龙溪港东岸地段,是湖州的老北门奉胜门的旧址所在,传说项羽率八千江东弟子西击暴秦,就是从该门“破凶门而出”,为了纪念楚霸王,便将奉胜门叫作“霸王门”。湖州新建的项王公园,就是在老北门原址恢复了奉胜门,建了项王长廊、项王码头,还塑了高大神威的项王像,以供人们更多地了解西楚霸王项羽。该园面积2.64万平方米,于2010年2月9日建成并开放。
五是项王塘桥。项梁叔侄避仇期间,恰逢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东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 后人就把那地方叫作“掩浦”,又称“项浦”,唐宋以来的方志都记载有这个湖城东北十六里、太湖边上的历史地名。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9月,项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举之兵都是他在乌程的宾客及弟子和附近各县收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部队号“乌程兵”,乌程就是湖州。项羽率众从太湖边掩浦率义军向县城进军,途经宋溇(今属织里镇)项王桥。项王桥东、西侧桥联分别为:“桥号项王,率卒经过有项王”、“当符独握虎将,从战八千辈”。桥联道出当年义军雄纠纠、气昂昂的风貌。

樊哙(前242—前189年),《德清古今人物》、《余英志》、《舞阳侯庙记》、《德清县志》等书中,均记载其为浙江省武康县(1958年并入德清县)上柏水桥人,因少时失父,七岁随母徙于江苏丰沛(今江苏省沛县),遂为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豯、韩信等,为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一心腹,楚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猛将,封舞阳侯,谥武侯。今武康集镇有街名为舞阳街,而洪升寓居德清时有诗曰:“屠狗何妨老,从龙亦偶然。彘肩能一割,卮酒即千年”。
湖州与樊哙有关的历史遗迹有三处:
一是樊哙祠。当地人称作“大庙”,位于德清县上柏龙蟠山,日军进攻上柏时焚之,仅遗石基,面积有10亩之多,现其上建有上柏初中。后上柏邻近民众在湘溪边重建舞阳祠。祠虽小,甚至有些不起眼,但每年的重阳庙却甚为热闹。
二是腊山将军庙。腊山位于湖州西门外杨家埠镇(原龙溪乡)境内,将军庙就位于腊山南麓、104国道的东侧,专祀舞阳侯樊哙。
三是樊漾湖、便民庵(玄通观)。位于湖州城西杨家埠镇(原弁南乡)境内。西塞山前有青草湖,山水流入湖,再通过七里玄通江汇入西苕溪,因青草湖在雨季经常发生山洪,所以又称泛霅湖(俗称凡常湖)。后来,为了纪念樊哙在西塞山抗洪事迹,改名樊漾湖,还在湖边的便民庵(现名玄通观)供奉樊哙神像,年年诵经焚香,香火代代相传。 后世,因张志和的一首“渔歌子”,西塞山、樊漾湖名闻天下。
道场人 整理2011年11月12日晚

一篇好文。值得学习。不过,前不久正好看到湖州史话关于西楚霸王在湖州遗址的介绍,似乎不仅仅是五处。项羽在太湖南岸起兵反秦曾筑有“项王城”。范围就相当于今人民路、爱山广场、公园路、市电信局办公大楼之间区域。城基部分遗迹尚存于现老城区同岑北路、人民路西侧之屋宇下,俗称“高墩头”。

三更做饭,五更启程,用我铁骑踏平刘邦小儿

一篇文章,几许心血。

樊漾湖具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