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滴滴出行秒变“滴滴出租”

在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大家都为滴滴着急,很多人甚至认为小巨头要“挂球”了。结果人家放了大招“联手150家出租车企业探索多元化融合发展之路”。滴滴出行秒变“滴滴出租”。传统出行老大们还在想走滴滴的路让滴滴完蛋,而滴滴已经转战做出租车公司的服务商了。这真是,“程维=程会玩!”啊。
这个消息一出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别看简单的“150家出租车企业”,事实上这一条“绝杀反击”将对网约车乃至整个出行领域带来颠覆性影响,具体都有哪些影响,车友联盟为您解析。
滴滴出行一声笑:此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滴滴出行变“滴滴出租”了共享经济不只是简单地把传统的服务搬上互联网就是共享经济了,比如按摩共享、车位共享、场地共享……这些所谓的共享都忽略了商业的可标准化特性、忽视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忽略了信任背书的不足……共享经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屡遭打击说明目前的社会土壤不支持这样的盈利变现方式。新政之后,滴滴也终于要摘掉“共享经济”的帽子,不再冠冕堂皇。既然私家车普遍不合规,出租车总是合规的吧。滴滴表示说:“作为一站式、多元化的出行平台,滴滴率先将整个出租车行业互联网化,使司机和乘客的信息更为对称,有效降低出租车空驶率,提高运营效率。”这样,滴滴一下子从服务c端用户的出行公司变成了服务出租行业b端的大数据公司了。
这是大转型,高!实在是高啊!对传统出租行业是一大利好对于传统的出租行业,滴滴出行的这一举措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改良作用。“在让出租车行业共享技术带来的变革的同时,滴滴也一直从技术融合、服务融合、流量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试图把网约车的制度优势、管理模式以及应用成熟的技术经验,逐步融合到出租车体系中,来助力出租车企业提升管理效率,让出租车司机能用好服务获得好收入。”首先,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经营权。中国出租车业的问题核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出租车行业内部关系不顺、矛盾多元,利益分割不均;二是出租车行业与整个社会的冲突与矛盾。而所有问题的根源都集中在一个点上:即出租车垄断性的经营权。滴滴通过平台技术将这些出租车公司聚合,并通过算法派单给用户。用户的选择也较多——合规私家车、专车、出租车……用户多元化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出租车垄断性的经营权。滴滴方面表示,能为出租车企业提供出租车智能派单企业版、出租车接网约车单企业版、加盟滴滴快车、加盟滴滴专车等多种合作方式,符合条件的出租车企业亦可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自主地选择合作形式。
滴滴采用“如鼓励巡游出租车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鼓励巡游出租车通过电信、互联网等方式提供电召服务。”这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多了一个接单选择。并且在相同距离可以多接受乘客,降低空乘率。至于出租车的分子钱,各大出租公司是否又降低,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如果有合规的司机可以单独购车运营,那么对于出租公司来说也是一种威慑——毕竟降低份子钱,才有足够的司机愿意留下提供好服务么。那么,网约车第二梯队还有机会么?网约车落地后,第二战队纷纷表示拥抱政策。大众出行称,目前约3000辆各出租车公司车辆加入平台。强生公司的“强生出行”app拟11月后上线。首汽约车近日也先后推出了多日接送和联程订单两种功能。背靠汽车销售起家的庞大集团叮叮约车宣布投入50亿元支持开拓网约车市场……如今第二战队已整装待发,政策之下是真的前途光明一片,却被滴滴来了一个“回马枪”。曾投资过滴滴的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表示,投资人更看重的是项目是否产生了价值,消费者是否喜欢,不会完全跟随政策动向去投资,更看重创新。纵览第二战队的商业模式,尽管努力想与市场靠拢,但政策牵绊下这些网约车平台充其量只是新型出租车公司。你们还在想走滴滴的路让滴滴完蛋,而滴滴已经转战做出租车公司的服务商了。在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大家都为滴滴着急,很多人甚至认为小巨头要“挂球”了。看来大家还是小看了滴滴。人家做商业模式的转型比你变脸还快!滴滴用规模推高估值,用流量换gmv的套路将让位于对盈利的诉求。新政在将滴滴拉回与竞品甚至出租车同一起跑线之后,这是滴滴的又一次降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滴滴尽管成立4年,百大出行软件战没死,成全了腾讯(微信支付),合并了快的,吞了uber中国,人家已经是身经百战的独角兽了。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往期精选文章(点击蓝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