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中详细描述了院外活动
互联网圈都一直有种看法,那就是公认阿里的公关“很牛”。不过其实京东的公关手腕正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能调动的“能量”更让人惊讶。
11月23日,微博账号“今晚月色很美1994”曝光一份互联网实验室与京东签订的合同及《推动工商总局对天猫平台“二选一”反垄断立案调查项目建议书》。
这份总价200万的合同显示,方兴东负责提供有关“阿里巴巴二选一及垄断”的报告与“协同影响服务”。
《项目建议书》显示:方兴东与京东约定理想目标与最低目标。理想目标为“最大力度推动天猫二选一事件能够立案,并由工商总局展开调查和取证”;最低目标为“营造极大的舆论声势,使得阿里今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将对京东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合同还约定,方兴东负责制作3份“内参”上报多个政府部门,并负责“向政府、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等传播”;而京东“主要负责大众传播”。
你不一定听说过互联网实验室,但你很可能认识这个机构的创始人——方兴东。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博客教父”,曾发起成立著名网站“博客中国”。
根据百度资料,早在2000年8月,方东兴就被《亚洲周刊》誉为中国重要的高科技企业家,同时所在公司互联网实验室也被《新周刊》列入行业新锐榜,并且位居咨询业首位。
方兴东成立的“博客中国”项目,在最巅峰时在全球网站点击量排名中一度位列60多位,当时壮志满满的方兴东还喊出“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的壮志。根据百度资料,2016年4月,出任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
而根据曝光的合同显示,由甲方“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和乙方“北京互联天下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互联网实验室)签订,并明确方兴东为项目核心成员。有效期是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分三期付款,总额200万。
更糟糕的是,对比公开资料,超过一半的合同内容已经被执行。比如合同文本显示,项目目的是“通过舆论造势,做实‘反垄断第一案’,对京东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工商总局对天猫平台‘二选一’进行立案调查”。
11月15日,方兴东的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网络平台“二选一”行为对平台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报告。报告称,“阿里巴巴热衷于‘二选一’的行为引起人们对中国互联网发展何时能摆脱初级、原始和野蛮竞争方式的担忧。”
而就在11月22日,阿里巴巴法律顾问、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向社会公布:一个月以来,近五百个账号持续发出有关阿里巴巴“垄断”、“逼迫商家二选一”等网帖达4600余篇,“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方兴东从昨晚到今早两度在朋友圈隔空发声,称与此无关,并宣布将继续就“网络平台二选一问题”,“访谈50多位专家学者、陆续形成系列报告”。
还有跟让人诧异的——双方还约定了制作3份“内参”,称“内参是通过特殊渠道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的重要资料”,约定在合作期内撰写3份内参/专报,就电商平台反垄断问题“重点向主管反垄断的国家工商总局和行业行政与安全主管部门网信办递送,另外视情况递送给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合同细则显示,每向部委递送一份内参报价25000元,3份内参总价75000元。
可以看到,这里面基本上是站在利益的立场去影响互联网发展,而非根据互联网本身的规律或者经济发展规律。大概是考虑到后果实在太严重,“垄断”的罪名实在太可怕,这让阿里巴巴一改往时的低调,直接出动律师团对怼。
其实方兴东的做法,跟美国院外游说集团的做法已经类似。类似美国政治片“纸牌屋”中的情节,一大批手持巨额钞票的院外活动集团,接近议员去影响决策。这些议员很多消费,活动只需要跟院外活动集团打个招呼就能解决。但其实即使在美国,这种院外活动常常通过采取行贿、色情等非法手段收买议员,也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民愤,美国国会为此通过《院外活动集团管理法》,要求所有企图影响政府决策的个人或组织进行登记,并提供财政报告,以限制其非法活动。
在国内,别说这一套院外活动方式是否应该引入,单单是方兴东本身的学者身份本身,就应该避嫌,真正按照中立可观的说法去推动部委立法,而非披着中立学者的外衣去做院外活得的事情。最后不得不说,区区200万就能让互联网博客教父丧失立场,区区2.5万就能让一个学者向部委递交内参报告,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上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