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热的话题,恐怕将是三区各大高中的高考喜报了。一大早看到了鲁迅中学柯桥校区的喜报。着眼之地在于该校学子喜获市区理科高考状元。后来见到了柯桥中学的,着眼之地在于该校学子喜获文科状元,然而竟没有分别这个所谓的文科状元是省、市,还是区,有知情人猜测肯定是区状元无疑,因为市文科状元貌似在新昌中学。有人立马跳出来说今年省文、理可状元被镇海中学所囊括。
倒也不奇怪,这些文字游戏类似于“一中各表”,各取所需。可以称之为“片面的真相,真实的谎言”。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一个客观的考试成绩,各个高中各取所需,用于宣传和舆论战,要知道明天就是公布中考成绩的日子了。生源争夺战确实也该打起来了。有状元的强调状元,没状元的强调上线数,上线率。喜报其实可以报的让人越看越糊涂。当然也有人表达的更为诙谐幽默,说今天又到了集中吐槽一中的时候了,今年一中可谓多事之秋,喜报久久不见踪影,不知道成绩是否会比往年更差。报了喜报的未必今年成绩突出,没报喜报的却注定会有问题。
其实,这种形形色色的喜报,认真思考起来,并无多大的意义。不过是各校基于自己的利益和情况出发,刻意的盲人摸象各取所需。很多人也已经在呲之以鼻,吐槽些高分并不代表高能的话语。可是我们的国情告诉我们,不管对高考有多少反思,有多少不满,至今高考仍旧是比较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君不见教育部高考改革要求,“自主招生考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其实,就是在对原来自主招生的方向进行调整,换言之更灵活的录取政策,必然会有更多的不公。一考定终生虽有其荒诞和不合理的地方,贵在他还稍显公平。
而网上流传的大大小小的段子,比如两份清朝的状元和落地秀才名单?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 第二份名单:曹雪芹、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并说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而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进而得出结论说人生真正的考场其实从来就不在学校!其实不过是离开数据谈个例,离开一般谈特殊,都是耍流氓,娱乐大众而已。任何大数据的对比下,学历肯定会和能力、收入、成就成正相关。有成就的人未必一定是高学历,但高学历人群成功的可能性肯定比低学历者要高。
在我们这个社会,阶层日益固化,高考还是寒门子弟的少有的终南捷径。虽然不似古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踏尽长安花,金榜题名便意味着鱼跃龙门。不过确实会影响到你将来的生活和就业。我们可以看看最近将被落实的两项公共政策。6月初,网曝绍兴市提高社保缴费标准,在岗职工最低标准从823元,到894元。自谋职业从775到842元。每月普涨70元左右。这些年来,绍兴的的缴费基数几乎年年上涨。而于此同时,多数绍兴人的月工资还在3、4千元徘徊。而社保缴费基数依据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据说全部或大部来源于政府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收入数据。怪不得有人看看自己三四千元的工资,对4031元的平均工资,充满了被平均的感觉。要知道去年市、区两级的公务员收入,保守估计都在10-14万之间。
而于此同时,6月底临近,公务员又将涨薪。“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
限与篇幅,不谈社保和公务员涨工资是否合理。言归正传,当上公务员的多数就是高考考场上的成功者,多数公考学历要求本科以上,甚至不乏硕士学历的要求。而尽管有人拿公务员薪酬不时和那些考场上的失败者,商场中少数幸运儿相比,认为年薪十几数万,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不可否认的是,相比社会中多数职场人士,公务员薪资和待遇,确实高于多数人。而这一切,首先就要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因此高考依然有其现实价值,不必奢谈高分低能。
楼主象打脸。
然而,人家的脸,铁甲皮革包了好几层,你靠肉掌的力道打脸,谁怕你啊。
你要用锤子和钉子。
目前来讲,高考还是实用的,名校也是有优势的,211学校还是人人羡慕的,绝大部分出人头地的还是通过高考的。
高考还是大部分人改变的好机会。。。至少我现在工作五年了,会叹息自己当年没好好学习 没考个好大学
选专业是高考生的第二次考试
新闻里说6月底公务员的工资调整必须到位了,看看到底有么有加60%
高分低能是例外。
高考是唯一上下交流通道,当然有价值,本来中国的高层都是世 袭了,如果中层再这样还不玩完。
拼爹拼不过,拼高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高分低能的人往往都是拼爹、拼关系的人,高分低能情况确实会存在,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好的,考200分绝对都是低能。因为大部分人今后混迹社会靠的都是爹妈的关系、酒肉朋友关系,只有少部分人靠的是文化涵养、靠技术吃饭。
什么话题都能联想到公务员
公务员高工资不反对,人太多好不好。应裁一半才差不多。
等你当了主席总理再说这种话。
高分低能的真的只是极少数。高分的人普遍对各种事有一个积极阳光的态度,也能克服自己的惰性去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勤奋努力,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读了四年大学,出来还是做生意,而且四年前的生意比现在好做多了!
这年头,公平的事情不多了,高考还算是一个相对较为公平的路子。虽然其中不可能忽视资源分配的问题。但个人认为在普遍的中国家长眼里,成绩分数板上钉钉总是没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