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江南水乡之称的湖州从来不乏古桥的身影,它们见证历史,承载传说,展示出丰富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作为城市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市以加强古桥保护、传承古桥文化为目标,共维修了双花桥、乌巾桥等21座古桥,投入维修专项经费700余万元,古桥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我市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将古桥纳入重点普查范围,开展全面调查。通过野外专题调查,我市现存宋代以来的古桥增至千余座,其中不乏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桥文化遗产。目前,在湖州市的古桥中,共有各级文保单位107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7处、市县保单位99处。
为规范古桥保护和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我市成立古桥保护领导小组,出台《湖州市古桥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对于古桥保护的若干事项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建立巡查制度,及时掌握古桥的保存现状、使用情况和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实现古桥的动态监测。制定古桥维修计划,组织专家现场踏勘,按照轻重缓急,列出每年度古桥维修名单。近年来,先后完成了省保单位潮音桥、潘公桥、双林三桥,市保单位双花桥等21座古桥的维修。
亡羊补牢,希望更关注农村的桥,农村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