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者:杨明有
稷山高台花鼓:鼓舞中华 敲响世界
4月5日到4月7日,欣闻以“花海清河、非遗之乡”为主题的山西稷山县首届桃花节,在清河镇万亩桃园和中国古村落北阳城举行,欣喜若狂,欣然前行,乐此不疲,获益匪浅。
数万名踏春赏花的游客参加乡村游,一睹第二届运城市“花之海、俏运城”的风采与风韵,更被国家级“非遗”高台花鼓、高跷走兽的现场表演所迷惑所震撼!
中华农耕始祖后稷故里、全国红枣之乡山西稷山县,高台花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鼓乐舞蹈,源远流长。
史料记载、考古发现、遗存遗迹表明,远古时代,中华农耕始祖后稷姬弃于山西稷山教民稼穑,开启了中国农耕文明新纪元。稷王山一带的先民以鼓乐祭拜由此而生。
千百年来,人们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
中华鼓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鼓声与雷声相比,有“鼓声可引来雨水”的巫术观念,认为鼓声有助于春耕和农作物得生长。
稷山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华夏农业始祖后稷曾教民稼穑于此,开辟了中国粒食之源。
由此可见,鼓艺术的产生与远古农耕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此看来,稷山鼓艺术是中华鼓艺术发源地之一。
稷山花鼓,最早是民间祭祀稷王的一种仪式。其表演由胸鼓、腰鼓等组成,汇集了击鼓的多种艺术技巧。稷山高台花鼓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
在节目的高潮部分,金字塔的造型象征幸福的日子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演员用热情的表演表达出了黄河儿女意气风发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奔向美好明天的豪迈气势。
由古代河东地区传统的稷山花鼓逐渐发展演变的稷山高台花鼓,赋予了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新的生机。
在山西稷山县,花鼓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逢年过节、赶庙会、闹红火,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场所就一定有花鼓表演。
稷山花鼓明清时,已形成规模和体系,现以桐上花鼓、东蒲花鼓、七级花鼓、稷山安福艺校花鼓等最具代表性。
稷山花鼓由原来的清一色男演员,演变为有女演员加入一起演出,人员逐渐增多,表演形式不断改进。抱鼓的由单人变为双人双打,跑圆场的由四人增至八人、十人。
自明清以来,稷山花鼓又有了质的飞跃。
演员阵容壮大了,化妆、服装更为讲究,动作技巧更为丰富,高难度技巧有蹲步劈叉、鹞子翻身、凌空跃马、水中捞月、金鸡独立、孔雀开屏、秋千荡虎、倒挂金钩等,演出人员多达二三十人。
在表演形式上,特有的稷山高台花鼓造型,抱鼓的成了六人三对。在表演到高潮时,用十几条板凳叠摞起架,演员分层表演,难度加大、花样增多。稷山高台花鼓不断创新,表演时人数多达200余人,高台最高可加至11层。
为了纪念中华农耕耕始祖后稷这位伟大的先圣,稷山人创造了祭祀稷王、欢庆丰收、祈愿平安幸福的高台花鼓。
稷山高台花鼓以“高、奇、险、绝”而著称,它挖掘了击鼓的潜能,以精彩的舞打完成惊险的高台组合,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后稷儿女敢为人先的豪迈精神。
稷山高台花鼓,是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精心创意、设计、编排,由 “鼓娃嬉春”“鼓闹丰收”“踏鼓登高”三部分组成。
“鼓娃嬉春”,通过单打、对打等表演技巧,表现了黄河娃欢天喜地闹新春的动人场面。
“鼓闹丰收”,鼓点激越,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欢庆丰收的美好景象。
“踏鼓登高”,鼓队以“金字塔”式造型进行表演,伴以惊险的“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多个高难组合。
整个高台花鼓节目,由山西稷山安福艺校表演。表演人数由传统的60人增至120人,高台由5.9米增到8.8米,堪称中国民间鼓乐艺术之奇葩。
稷山高台花鼓以“高、奇、险、绝”而在全国业界著称,在中国鼓艺术界享有很高的盛誉。
2008年8月8日,在世界奥运会开幕式上,曾亮相鸟巢,惊艳四方。
稷山高台花鼓登上央视春晚,将这一传统的广场表演形式变为舞台表演形式。这对于从未上过春晚的稷山高台花鼓演职人员来讲,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创新。总导演郎昆和副导演杨东升曾提出严格要求:要做,就做到极致。在编导排练上再下大功夫。
稷山高台花鼓上央视春晚,既保留了“高、奇、险、绝”的原有特色,又在音乐制作、编导手法、表演技巧等创意创新,强化了舞台艺术。其音乐的名字也由原来的歌曲《春来早》改为《新年好》,最后确定为《春节好》。
稷山高台花鼓,转盘和板凳,再加90个孩子上高台,重达3吨多的总重量,既创下了舞台承重之最,又突出地表现了稷山高台花鼓“高、奇、险、绝”的舞台特色!
稷山高台花鼓,以独具艺术丰韵,使海内外观众眼前一亮,成为备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节目。
粗犷豪放,酣畅淋漓,这是一种品格;
鼓舞激荡,英姿飒爽,这更是一种力量!
远观,是一座入云的山;
仰望,是一座凌霄的塔。
这就是黄河儿女的豪情,
这就是后稷子孙的风光。
稷山高台花鼓人勇往直前,自由奔放,以踏起黄土万丈高的豪迈气势,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世人驻足回眸!
这是催人奋进的交响曲乐!
这是璀璨夺目的绚丽华章。
稷山高台花鼓参与的国内各种表演大赛屡获殊荣:
荣获国际民族民间鼓舞大赛金奖,获国家文化部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最高奖----- “群星奖”金奖,参加“中华一绝”全国民间艺术大赛获得银奖。2006年,被列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参加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200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参加央视3台《欢乐中国行》开场表演。参加北京卫视《传承者》节目表演。
责编: 仇瑞杰
每天正能量 · 一个靠可爱输出正能量的组织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bdqiuyan
介绍《市县人物》同时也讲述很多普通人的故事,细腻、朴实、生动的报道风格,宗旨是“ 表扬好人,批判坏人,读者从一些人的丑行中懂得 更多的道理,吸取更多的教训”, 受到各界读者广泛好评,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
“市县人物”为你探求真相,如果你有新闻线索,欢迎爆料。邮箱:921079616@qq.com
互联网原创内容生产商我们与三十万传媒精英见证媒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