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为留住人才应该怎么更好的为他们合理避税和做规划

上市公司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对股东负责,留住企业人才,上市公司对高管人员采取了高收入的激励方式,以求企业稳定发展。到现在为止,中国国内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收入,最高年收入可达140万,最低一般也有18万一年。因此,对这些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合理的避税及对投资进行合理的规划就很有必要。
通过调整年薪和董事费比例避税
上市公司对公司的高管人员采用年薪制,其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等。上市公司一般高级管理人员在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往往兼任集团或下属子公司的董事,相应也会获得一笔董事费收入,董事从本质上说具有一种劳动服务性质,因此个人的董事费收入应作为劳务报酬所得缴纳所得税,运用20%-40%的比例税率,个人的年薪收入则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运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利用这两种税目之间的税率差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收入和董事费收入的合理分配与转化,降低高管人员的整体税负水平,从而增加实际税后收益。
陈浩为某大型企业集团常务副总裁、主管集团的营销业务,集团董事会允诺,扣完社保费、住房公积金后年薪为45万,同时,兼职担任集团下属子公司董事会的董事,每年可获得董事费收入5万元,这样陈鑫税前年收入达到50万,当地个人所得税扣除额若为1600元,则陈鑫的年薪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2×[(450.000÷12-1600) ×25%-1375]=91200(元)
陈鑫获得董事会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0×(1-20%)×3%-2000=10.000(元)
每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额:91200 10.000=101200(元)
陈鑫全年实际取得的税后收入为:450.000 50.000-101200=398800(元)
如果企业董事会决定将每年给予陈鑫的董事费增加到24万元,在每月发放2万元,相应地每年的年薪收入变为26万元,陈鑫的年度总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总 :12×[(260.000÷12-1600) ×25%-1375] [240.000÷12×(1-20%)×20%×12]=82070元陈鑫实际取得的税后收入为:260.000 240.000-82070=417930(元)
进行合理避税型投资
1. 投资债券
根据规定,个人投资国债和特种金融债所得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适当的投资证券市场且合理运作,能获得较高的收入。目前,我国现有证券的种类有国库券,国库券安全且流动性好,利率固定,收益稳定。凭证式国债是金边债券,利息高且不需缴纳所得税,是各种理财品种中最安全、稳妥的投资类,值得保守型的收入者进行大份额投资。但一旦银行加息,尽管国债有不纳税的好处,其收益仍可能会低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凭证式国债持有不满相应期限,利率会比同期银行存款还要低,因此凭证式国债具有“只可进不可退”的投资特点,其实加息前最好的债券投资种类是浮动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国债是指在发行国债时规定利息,可以随着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化而定期浮动的国债。因此,它能锁定差价收益,规避投资风险,是存在加息预期的最好的国债投资品种。
2. 投资基金
投资开放式基金不但会给自己带来较高收益,还能收到合理避税的效果,由于基金获得的股息、红利及企业债的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向基金派发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基金向个人投资者分配时不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目前,可以投资的主要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等,它们所呈现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各不相同,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建议综合考虑投资风险、行业比重、市值平均数、持股数量、换手率等因素来构建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3.投资股票
通过大宗交易对倒,低价成交完成“洗股”,已经成为众多限售股解禁股东减持避税的重要途径。这些股份的对倒双方一般都是夫妻、父子、母子等亲属,如此一番对倒,不仅可以减少抛股方应纳税额的基数,而且股份还在自家人手里,并变身为普通流通股,此后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套现将无需再缴纳这部分所得税
4.有关健康险可抵扣部分个税
根据财政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
目前,已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为试点城市,而各省、自治区分别选择一个人口规模较大且具有较高综合管理能力的试点城市,广东省选择的是广州市作为试点城市。
假设白领小李的月收入为10000元,其中缴纳五险一金2000元,她一年购买健康险的支出共2400元,那么她向单位提供保单后,单位可每个月在200元的限额内按月扣除。在免税前,每个月李小姐缴纳个税=(10000-2000-3500)×10%-105=345元;免税后,每个月李小姐缴纳个税=(10000-2000-3500-200)×10%-105=325元。也就是说,可省个税20元。
5.教育储蓄免利息税
教育储蓄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国家规定免征利息税,它运用于需要接受非义务教育孩子的家庭,可以享受两大优惠政策:一是利息所得免除个人所得税;二是教育储蓄作为零存整取的储蓄,享受整存整取的优惠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