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减人工结账通道,强推多点,物美这条路真行不通!

又一个黄金周来临,距离多点app第一个版本上线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间,这款由物美推出的o2o购物软件在过去一年迎来了快速发展。
从2016年10月至今,多点ios下载量多达300多万,成为了超市o2o行业的第一名。
不过这一年多点并非一帆风顺,在2017年6月底他们的创始人兼ceo林捷被媒体曝光离职,在林捷执掌ceo期间,多点深耕北京,与物美进行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尝试并推出了基于物美门店的前置仓、多点秒付、自由购等多种创新。
可以说物美在过去一年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与林峰的战略性布局有很大关系。
不过在互联网圈内,发展快速并不意味着发展好,暴力发展背后多点的强推模式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是物美为了推广app,强行削减了人工结账通道。
这个问题是很多去物美购物过的人确切感受,在今年之前,物美大部分超市是全部采用人工结账的方式,但是从今年开始,物美陆续削减人工结账通道。
人工通道强行削减最直接的结果是结账人群拥挤不堪,无论是多点通道还是人工结算通道,物美结账通道总是拥挤不堪。
削减人工通道是完全强行性质的,物美妄图用延长人工结账的方式来逼迫顾客使用多点结账,这其中缺乏引导,多点结账与人工结账相比没有任何优惠,速度上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尤其是涉及到生鲜等领域时候,多点甚至比人工通道更慢。
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物美将商品打秤的流程移动到了结账通道,这样造成超市结账通道非常拥挤。
当然多点并非国内互联网公司中第一家这样做的公司,很多大公司也做过和多点类似的事情。
例如,淘宝为了移动端的日活跃度降低了网页端的用户体验,最终淘宝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日活跃用户数早就超过了1个亿。
那为什么多点强行推广就引起了大家的反感,淘宝强行推广却获得了成功?
首先,两款产品所处行业不同,对于淘宝而言,电商用户早已经习惯了手机购物这种购物方式,在当时,大环境是移动端的用户远远大于pc端用户,这也就为淘宝强推移动端用户打下了基础。
其次,两款产品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在目前大环境下,超市购物依旧处于比较传统的一个模式,多点妄图改变用户的购买习惯,这样的做法是比较困难的,稍不留神就会导致用户的流失。
所以多点强推app的做法根本行不通,如果持续这样强推下去,物美的用户都会逐渐流失,尤其是在价格优势不明显的品类上,物美会逐渐失去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