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京:海航收购的不是《财经》杂志及,价格也不是880万作为行业的代表,外汇交易策略需要给同行们做出一定的表率,在产品质量上要一路领先才可以。
2017年3月7日,彭博社(bloomberg)消息称,海航集团以880万元人民币(130万美元)收购了北京联办财讯文化传媒有限(下称联办财讯)的80%股权。联办财讯拥有《财经》杂志的经营权。
“3月7日,联办常务干事、媒体事业部总经理 ,并兼任联办财讯董事的戴小京,向腾讯财经否认了上述交易的部分信息。”
“880万元的交易价格不准确;”戴小京表示,这次收购,对《财经》杂志的采编及经营,都没有影响。
工商信息显示,联办财讯成立于2014年1月,对外投资了包括北京联办财经智库国际信息管理咨询有限等6家。
戴小京则告诉腾讯财经,联办财讯是“一家跟新媒体运营有关系的,它(拥有)好多家,(达到)20多家。海航收购的是新媒体业务,和《财经》杂志及无关。”
联办财讯最初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为北京联办文化传媒有限责任(下称联办文化),及北京融联信息传播有限(下称融联信息)。
联办文化及融联信息,均为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即俗称“联办”)旗下。
2014年9月,国家电旗下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下称英大传媒),入股联办财讯。联办财讯注册资本增加至1100万元,其中联办文化持股68.18%,融联信息持股22.73%,英大传媒持股9.09%。
2016年12月,海航出资880万元入主联办财讯,持股80%;联办文化持股比例下降至10.91%,英大传媒持股比例仍为9.09%,融联信息则退出。
有趣的是,融联信息在2016年12月,亦发生股权变更,联办财讯,反过来成为其唯一的股东。
腾讯财经从多位消息人士处得知,此次收购方是海航集团所属的海航资本集团有限(下称海航资本),具体收购时间是2016年12月。海航资本确已持有联办财讯80%的股权,但其实际出价远不止880万元。“媒体是将注册资本金与收购价格混淆了。”
数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对腾讯财经称,海航集团洽购《财经》杂志及其的经营权及其他权利,由来已久,在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市场一度称其报价达到9亿元人民币左右。
不过,戴小京未对这一价格进行评价。
上述人士亦称,海航集团文化艺术总监杨浪,或是促成这一交易的重要人物。
杨浪曾长期在“联办”任职,并担任过财讯传媒(seec)集团副总裁,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即“联办”)媒体管理部副总经理、《财经》杂志常务副总编辑等职务,他在2013年前后,出任海航集团文化艺术总监。
对此,杨浪向腾讯财经表示,不方便回应,一切以戴小京的披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