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股票暴涨意味着什么?

市场流动性充裕,外围好行情一片,跟着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这个市场最先走强的仍然是地产股,这就是一种很有内涵的表示,这说明市场已经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判断,通胀正要突破关他的笼子。
市场本来有两个判断,介于中国经济整体还没有着陆,一部分认为货币会偏紧,因为金融业整体会呈现出缩表姿态,但是供给侧之后,这种想法有所改变,因为上游原材料上升80%这么多,而下游消费品不涨价,无论如何都是个问题,但是市场仍然相信,央行应该是想为下一次危机积累更多的工具,这样会逆向保持流动性。
只是一切似乎都不尽如人意,在上个月月底之后,整体来看央行正在逐渐走向宽松,市场略微一点小波动,就会有频繁的操作等在身后,比如说临时准备金拨备。所以市场开始在月初倾向于认为,通胀已经要来了。
房地产仍然是作为抗通胀的目的被买入,但是,也许一切的假象,都是因为如今这个冬天比较冷,消费品永远是和需求挂钩的,如果必需品因为上游原材料涨价而水涨船高属于顺理成章,那么在其他领域呢?
可以说,现阶段防风险和防通胀是画等号的,理性的经济政策仍然是寻求经济着陆,比如1993年前后邓小平做的那些,已经1998年朱镕基时期的那些经济政策,1993年我们躲过了日本的灾难,1998年我们躲过了泰国的灾难。这都是充分紧缩货币的功劳。紧缩并不是直接带来好处,紧缩的好处是为未来储备资源,以抵御不测的天气。
货币扩张多少才是合适的,普通的观点是,要和gdp的增加相匹配,货币增量等同gdp增量,如,秘鲁智力等拉美国家,就是现实版的印证。2017年是紧缩的一年,增速6.7%,货币m2增加10%左右,这还是过去年度第一次将m2压入10%这个范畴,过去一直是两位数的增长,而中国gdp早已不是两位数。
也许好日子还能继续,每次逢八总让人心神不宁,98泰国,08美国,都是疯狂的上涨,要命的下跌。而且究其原因,货币超发和无尽的信贷,这个世界大家都一样,最终都要接受苦干实干创造财富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