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即商机?互联网竟找上广场舞大妈做生意!结果......

当中国大妈跳着小苹果将广场舞带到了国际之时,你在想些什么?欣赏大妈们热情欢快的舞姿,亦或是感叹大妈们的神奇?此时有想法的人已经开始琢磨着,让广场舞大妈遇上互联网,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了。
这几年仿佛不经意间大街小巷、广场公园甚至是地铁通道都瞬间被广场舞阿姨们占领,阿姨们统一服装,更新设备,参加表演,广场舞市场之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据统计,自2015年广场舞创业元年始,2年间共有60余个广场舞app上线,到现在,存留下来的公司却已经寥寥无几。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从用户的角度分析出以下几点:
1.市场广阔,却败给支付。
2015年,大福广场舞创始人、90后广场舞创业者方惠发布了《中国广场舞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的广场舞人数约为8000万人到1亿之间,并在继续增长。在广阔的市场下,中老年人对广场舞非一般的喜爱被互联网创业者们理解为一种商机。
以广场舞app入手,建立庞大的用户群。从举办线下赛事,销售广场舞周边产品,到后期售卖日常生活及保健用品,或是开展中老年人旅游项目等等。创业蓝图十分的美好,但却因为支付问题,临门一脚,被踹出局。
中老年用户群体对电子支付的不熟悉和戒备,让互联网广场舞经济的缺点无处遁形。即便是他们可以熟练地发微信、聊视频、在朋友圈转发心灵鸡汤,甚至是乐衷于老年干部表情包,但相信线上支付,并且愿意使用或者学习使用线上支付的人并不太多。
2.信任度相对低,更愿意选择熟悉的平台。
新的app购物与成熟的购物平台相比有天然的劣势,除了样式种类等因素,人为情感因素对于中老年用户影响极大。面对网络购物的不确定性,中老年人始终保持着比我们更多的警惕,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信任的购物平台。
淘宝应该是大多数人首先使用的购物app,更是大多数学习网购的中老年人学会的第一款甚至是唯一一款购物软件。往往熟悉会让人感到信任,因此与一个新的广场舞app购物相比,中老年人群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淘宝,购买需要的广场舞周边。
根据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60后和70后人口的数量大约为4.4亿人,并且中国的老年人数占比预计到2030年将会增至24%。随着中老年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想来吃中老年市场这块大蛋糕,但至少从现阶段来看,广场舞经济它并不适合互联网,它短期内很难实现规模盈利。
老牌的广场舞经济互联网公司已经所剩无几,但如今依旧有新的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如何才能正确的打开中老年市场,在这个靠摸水过河的创业之路上成了一块拦路石。